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籧篨戚施

籧篨戚施

诗经.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旧说,卫宣公为其子伋聚妻于齐,而闻其女美欲自娶,乃作新台于河上而求之。国人厌恶此种行为,而作此诗来讽刺卫宣公。意思是说,齐女本求与伋为燕婉之好,而反得了宣公这样的丑恶之人。籧篨,音qúchú,本是粗竹席,此指如竹席那样不能俯身的丑人。戚施,驼背的丑人。“籧篨戚施”,两种丑陋的疾病,也借指长得丑陋的人。

淮南子.修务训》:“籧篨戚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北史.阳固传》:“籧篨戚施,邪媚是钦。”


猜你喜欢

  • 青囊

    同“青囊书”。唐元稹《易家有归藏判》:“甲志敦素履,学洞青囊,不言非圣之书,忽招诬善之告。”【词语青囊】   汉语大词典:青囊

  • 蛮触之争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战国时,魏国与齐国发生矛盾,魏惠王要派人去刺杀齐王,魏王手下的戴晋人用蜗牛角上蛮

  • 牛渚吟

    《晋书.文苑传.袁宏》:“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

  • 不言家

    源见“将军辞第”。谓一心为国,不顾私利。唐李昂《从军行》:“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 三魂七魄

    道家谓人有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晋代葛洪《抱朴子.地真》:“师言欲长生,勤服大药。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明代施耐庵《水浒

  • 乘舟梦日边

    《竹书纪年》卷上:“伊挚(伊尹一名挚)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后用为将作帝王辅佐大臣吉兆之典。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祖纳锥

    《晋书.祖逖传》附《祖纳传》:“时梅陶及锺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

  • 鸡刀

    源见“武城弦”。喻小才。汉王充《论衡.程材》:“牛刀可以割鸡,鸡刀难以屠牛。”【词语鸡刀】   汉语大词典:鸡刀

  • 月令

    《礼记》篇名。郑玄注:“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词语月令】   汉语大词典:月令

  • 焦发灼烂

    源见“曲突徒薪”。形容因救火烧伤严重。《汉书.霍光传》:“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