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美轮美奂”。清 王紫诠《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崇台广榭,万户千力,轮焉奂焉,莫不备极工巧。”并列 形容高大而众多。语本《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 美哉奂
同“青女司霜”。唐吴融《红树》诗:“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
同“苏季裘敝”。五代 刘兼《命妓不至》诗:“苏子黑貂将已尽,宋弘青鸟又空回。”
源见“黔驴之技”。比喻没有什么能耐。《聊斋志异.马介甫》:“月余,妇起,宾事良人。久觉黔驴无技,渐狎,渐嘲,渐骂。”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后因以“岁杪”指年底,岁末。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词语岁杪】 汉语大词典:岁杪
唐代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于时公舅袁高为给事中,方有重名,爱且贤公,然实未尝以干有司。公一举成名而东。”金代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
源见“桃花源”。特指晋 陶渊明所描写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亦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骖向仙源问津
《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郑玄注:“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本谓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宋曾巩《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以称朕所以作则垂法,始今行后之
源见“王霸惭”。喻指未受良好教养、素质不高的子女。清王摅《读孙凯似太史未申集》诗:“历齿胜他王霸子,齐眉负我孟光妻。”
同“连篇累牍”。明 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楷法遒整,自习业至公牍,连篇累帙,多不可纪数。”见“连篇累牍”。明·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黎公先生行状》:“楷法遒整,自习业至公牍,~,多不可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