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续弦胶

续弦胶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传说西海之中有凤麟洲,仙家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续弦胶,又名集弦胶、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连刀剑已断之金。更以胶连续之处,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粘合之处,终无所损。又晋张华博物志》卷三载:汉武帝时,西海国献胶五两,令藏外库。来使身边尚有馀胶半两,从猎于甘泉宫。武帝弓弦断,乃以此馀胶续之,终日不断。帝称奇,因名之为续弦胶。后用为典故,喻指能延续已经中断的事物者。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十二:“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胶。”


【典源】 晋·张华《博物志》卷二:“汉武帝时,西海国有献胶五两者,帝以付外库。余胶半两,西使佩以自随。后以武帝射于甘泉宫,帝弓弦断,从者欲更张弦。西使乃进,乞以所送余香胶续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使乃以口濡胶,为以注断弦,两头相连,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一头,终不相离。西使曰:‘可以射,终日不断。’帝大怪,左右称奇,因名曰:‘续弦胶’。”旧题汉·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群。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它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

【今译】 汉武帝时,西海国来进贡,其中有一种香胶。后来武帝在甘泉宫打猎,弓弦拉断,从者想另换弦。西海国使者请求用所送的胶来接续,大家都感到惊奇。使者用口将胶濡湿,用来粘接断弦两头,弦相连在一起。武帝让力士各执一头牵拉,始终拉不开。使者说:“可以射箭,整天也不会断。”因此将它命名为“续弦胶”。《十洲记》讲,西海上有凤麟洲,洲上有许多凤凰麒麟。将凤嘴、麟角煮了,煎成膏,名为续弦胶,也称连金泥。这种胶可以接续拉断的弓弦,或折断的刀剑,非常牢固。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感情破裂、缘分拆散等; 也用以借指神奇珍稀的事物。

【典形】 凤胶、凤觜、煎凤觜、煎胶续弦、胶弦、鸾胶、鸾弦、神胶黏、续弦、续弦胶、鸾胶难续。

【示例】

〔凤胶〕 明·陈子龙《送宋辕文应试金陵》:“少年才子正芳菲,凤胶麟角世应稀。”

〔凤觜〕 唐·李商隐《茂陵》:“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者无复插鸡翘。”

〔煎凤觜〕 宋·杨万里《送子上递赴郴州》:“韩秦妙语久绝弦,谁煎凤觜续此篇。”

〔煎胶续弦〕 唐·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麟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

〔胶弦〕 宋·李宗谔《代意》之一:“自是胶弦无续日,不同珪月有圆时。”

〔鸾胶〕 元·李子中《赏花时》:“自阳台云路杏,玉簪折难觅鸾胶。”

〔神胶黏〕 清·唐孙华《恕堂再次前韵见赠》:“杜诗韩笔见仿佛,凤髓已得神胶黏。”

〔续弦〕 宋·陈师道《绝句》:“斫水水可断,续弦弦可完。”

〔续弦胶〕 唐·杜牧《读韩杜集》:“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词语续弦胶】   汉语词典:续弦胶

猜你喜欢

  • 自以为是

    是,正确。自以为是,泛指为人主观,不谦虚。孟子在向学生万章解释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乡愿时说,这种人,你要指责他又举不出他有什么过错,你要讥刺他又好象没有什么可讥刺的。这种人同流合污,平常与人相处好象忠厚老

  • 无愁天子

    《北齐书.幼主纪》:“幼主名恒,帝(北齐后主高纬)之长子也。……”“又斛律光死后,诸武官举高思好堪大将军,帝曰:‘思好喜反。’皆如所言。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

  • 蓬弧

    同“悬弧射矢”。宋张纲《临江仙.坚生日》词:“追想京都全盛日,蓬弧初记生时……谁知衰谢老,还有宁馨儿。”【词语蓬弧】   汉语大词典:蓬弧

  • 击钵

    同“击钵催诗”。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蜡梅》:“坐想明年吴与越,行酒赋诗听击钵。”【词语击钵】   汉语大词典:击钵

  • 羯末封胡

    同“封胡羯末”。宋王庭珪《送向丰之》诗:“君家梁苑妙人物,羯 末 封 胡咸勃窣。”

  • 椿萱并茂

    源见“椿年”、“萱草忘忧”。喻父母健在。明 程登极等《幼学琼林.祖孙父子》:“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主谓 椿,比喻父亲。萱,比喻母亲。大椿和萓草都很茂盛。比喻父母健在。明·

  • 不知老将至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的话意思是说,自己求道之时发愤而忘食,在悟道之后乐而忘忧,为了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

  • 赘翁

    《宋史.隐逸.王樵传》:“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咸平中,契丹游骑度河,举家被掠。樵即弃妻挺身入契丹访父母,累年不获,还东山。……遂与俗绝,自称赘世翁。於城东南隅累砖自环,谓之‘茧室’,铭其门曰:

  • 清渭浊泾

    犹“泾渭分明”。晋.潘岳《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亦作“浊泾清渭”。唐.杜甫《秋雨叹》诗:“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元.刘秉忠《木兰花慢.望月婆罗门引》词:“谁辨浊泾清渭,一任

  • 甘棠之爱

    《诗.召南.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孔颖达疏:“谓武王之时,召公为西伯行政于南土,决讼于小棠之下,其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