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羲和驭日

羲和驭日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又《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上古传说本以羲和为替太阳驾车之神,后遂以“羲和驭日”指太阳运行。多喻时光流逝。元 萨都剌《汉宫早春曲》:“女夷鼓吹招摇东,羲和驭日骑苍龙。”


【典源】《山海经·大荒南经》:“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楚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薄于虞渊,是谓黄昏。”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今译】 《山海经》讲,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位名叫羲和的女子,她是天帝帝俊的妻子,共生了十个太阳,在甘渊里为他们洗浴。《淮南子》又讲,羲和驾着由六条龙拉的车子,车上乘着太阳,在天上由东而西运行,到达日入的虞渊之处,即便停车,这时黄昏也就来临。在神话传说中羲和由日母演变为日御。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太阳; 或形容太阳运行,光阴流转。

【典形】 鞭日、回日驭、六螭、六龙、六龙回日、日车、日驭、日御、羲车、羲娥、羲和、羲和驾、羲和辔、羲和驭日、羲轮、羲氏驭、羲舒、羲驭、朱羲、羲和乌、羲和投鞭、羲和失鞭、羲和日驭、六龙驾日、鞭白日、羲和辀、羲和轮、羲和车、驻羲和、驱日月、六龙辔、羲和驻轮。

【示例】

〔鞭日〕 唐·白居易《题旧写真图》:“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回日驭〕 唐·李商隐《玉山》:“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

〔六螭〕 清·黄景仁《忆昔篇》:“天旋海水运,六螭无停策。”

〔六龙〕 晋·陆机《赠弟士龙诗》:“掩涕即路,耀袂长辞。六龙促节,逝不我待。”

〔六龙回日〕 唐·李白 《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日车〕 唐·杜甫《青阳峡》:“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日驭〕 唐·齐己《苦热行》:“离宫划开赤帝怒,喝起六龙奔日驭。”

〔日御〕 唐·窦庠《和韩十八侍御登岳阳楼》:“月车才碾浪,日御已翻溟。”

〔羲车〕 清·方殿元《章贡舟中作歌》之三:“日色归心不可及,坐见羲车坠岩岫。”

〔羲和〕 三国·曹植《赠王粲》:“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羲和驾〕 明·陈子龙《长歌行》之一:“迟我羲和驾,念子好容姿。”

〔羲和辔〕 魏·阮籍《咏怀》之三十五:“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羲和驭日〕 元·萨都拉《汉宫早春曲》:“女夷鼓吹招摇东,羲和驭日骑苍龙。”

〔羲轮〕 清·黄景仁《送春》之三:“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羲氏驭〕 清·孔尚任《桃花扇》:“灯疑羲氏驭,舟是豢龙拏。”

〔羲舒〕 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放怀齐指马,屏息度羲舒。”

〔羲驭〕 清·唐孙华《冬睛》:“短景羲驭急,飞光上西轩。”

〔朱羲〕 晋·郭璞《游仙诗》 之七:“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猜你喜欢

  • 云鸡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仙道飞升之鸡。南朝 梁江淹《悼室人》诗之七:“庭鹤哀以立,云鸡肃且寒。”胡之骥注:“《论衡》曰:淮南王得道,犬吠天上,鸡鸣云中。”【词语云鸡】   汉语大词典:云鸡

  • 伏波柱

    同“伏波标柱”。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泷通伏波柱,帘对有虞琴。”

  • 鲁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赵策三》:“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进一步,或释为失)而遂正(同政,指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时,魏国派辛垣衍出使赵国,欲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称帝。齐高士鲁仲连去见

  • 悲田院

    《旧唐书.武宗纪》:“悲田养病坊,缘僧尼还俗,无人主持,恐残疾无以取给,两京量给寺田赈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设置悲田养病坊,收容贫困的人。后遂泛称养济院为悲田院。悲田为佛家语,指施舍给贫穷家人的田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说的人恳切教导,听的人却不以为意。《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谆谆( ㄓㄨㄣ zhūn 肫):诲人不倦的样子。藐藐( ㄇㄧㄠˇ miǎo 秒):疏远貌。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 杯蛇

    同“杯弓蛇影”。明归有光《与徐子与》:“以彼机穽可畏,不胜杯蛇之疑。”【词语杯蛇】   汉语大词典:杯蛇

  • 拥吟鼻

    同“拥鼻吟”。宋张炎《凄凉犯.北游道中寄怀》词:“山势北来,甚时曾到,醉魂飞越。酸风自咽,拥吟鼻、征衣暗裂。”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灵犀:犀牛,传说它是灵异的兽。一点通:指犀牛角内有白纹直通角的两头。 比喻两心相通,却彼此无法接近。语出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明.周清源《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

  • 漆灯

    《佩文韵府》卷二五“蒸韵”“灯”引《江南野史》(宋.龙衮撰):“(唐)沈彬居有一大树,尝曰:‘吾死可葬于是。’及葬,穴之,乃古冢。其间一古灯台,上有漆〔灯〕一盏,壙头铜牌篆文曰:‘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

  • 乘鸾缑岭

    同“乘鹤缑山”。明无名氏《四贤记.灯宴》:“毕竟乘鸾缑岭,跨鹤扬州,遂却平生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