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而不荒淫。 表示行乐要有节制。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为之歌《颂》,曰:哀而不愁,乐而不荒。”汉.马融《广成颂》:“夫乐而不荒,忧而不困,先王所以平和府藏,颐养精
参见:安心法
源见“梦惠连”。原指谢惠连,后泛指才智杰出的年轻人。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之二:“每忧谢弟年难永,不信龚生蕙竟焚。”【词语谢弟】 汉语大词典:谢弟
《后汉书》卷三十三《朱浮传》:“浮以书质责之(渔阳太守彭宠)曰:‘……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东汉朱浮曾以书信责备渔阳太守彭宠,其中有“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语。指出
源见“苏秦六印”。借指高官显位。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诗:“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同“莱芜甑釜”。元钟嗣成《凌波仙.吊吴中立》曲:“莱芜穷又染维摩病,想天公忒世情。”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
《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孔传:“以升禹治水之旧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以称中国的疆域。《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词语禹迹】 汉语大词典:禹迹
同“烟霞痼疾”。元潘音《反北山嘲》诗:“烟霞成痼癖,声价藉巢 由。”清蒋敦复《买陂塘.?堀幽居图为雨生都督题》词:“看风月情怀,烟霞痼癖,高卧此林坞。”
源见“仲蔚蓬蒿”。以张仲蔚为师。指修养道德,隐身不仕。明袁宏道《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诗之三:“读书师仲蔚,三径任高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