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节旄尽落

节旄尽落

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旄(máo毛):古时旗杆头上用旄牛尾作的装饰。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匈奴单于派人多方威胁诱降,都被苏武严辞拒绝。匈奴把他押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的荒原上放牧公羊,说:只有公羊生下羊羔,才让苏武返回汉朝。匈奴不供应他口粮,苏武只得掘田鼠,取草籽充饥。苏武放牧羊群,仍保持汉使的尊严,他手持汉节,日夜不离手,因年岁长久,汉节上的旄牛尾穗子都脱落了。后以此典歌颂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出典】:

汉书》卷54《苏武传》2463页:“匈奴……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低,公羊),羝郛(用奶喂小羊羔,指产下羊羔)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何无忌传》:“众遂奔败,无忌尚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节至,乃躬执以督战。” 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唐·王维《陇头吟》:“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唐·鲍溶《壮士行》:“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唐·李益《塞下曲》:“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执汉节。” 唐·贾岛《巴兴作》:“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唐·杨凭《边情》:“欲知北海苦辛处,看取节旄余几多?” 宋·苏轼《次韵王郁林》:“汉使节空余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 宋·范成大《会同馆》:“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语不?” 宋·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便诏书存问,漫招处士,节旄落尽,早屈中郎。” 元·沈禧《南吕一枝花·咏雪景》:“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旌。” 清·王士正《赵承旨画羊》:“牧羝落尽苏卿节,五字河梁万古愁。”


猜你喜欢

  • 周南太史公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汉武帝元封元年首封泰山。太史公司马谈滞留周南,以未能参与此事而深感遗憾。后用为伤叹羁旅他乡的典故。唐.杜甫《寄

  • 恼公

    唐.李贺有《恼公》诗,写诗人自己对意中女子的思念。恼公,是自嘲的意思。后因用为自嘲以遣怀的典故。清.冯起凤《昔柳摭谈.秋风自悼》诗:“挑灯勘破《红楼梦》,剩有闲情托恼公。”【词语恼公】   汉语大词典

  • 邹缨齐紫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邹君好服长缨(此指系在颔下的长帽带),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又“齐桓公好紫服,

  • 列子车

    源见“列子御风”。指风。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诗:“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

  • 却瓜

    《北齐书.苏琼传》:“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仕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送来,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乃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竟贡新果,至门间,知琼瓜犹在,相

  • 龟三顾

    《会稽后贤传》:“孔愉尝至吴兴县余干亭,见人笼龟于路。愉求买放之。至水,反顾愉。及封此亭侯而铸印,龟首回屈,三铸不正,有似昔龟之顾,灵德应感如此。愉悟,乃取而佩焉。”(据《艺文类聚》卷九十六引)晋人孔

  • 李下瓜田

    同“瓜田李下”。清 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愿侍瑶阶,扫除花殿,一片冰心,早离李下瓜田。”并列 在李树下整冠,在瓜田里穿鞋,有被人当作偷李偷瓜的嫌疑。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

  • 吐凤才华

    源见“吐凤”。形容非凡的才华。清张鸣珂《百字令.题沈书卿松隐庵读书图》词:“吐凤才华,枯蟫滋味,好作千秋想。”

  • 五申三令

    同“三令五申”。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惭乖训抚之宜。”【词语五申三令】  成语:五申三令汉语大词典:五申三令

  • 孟公留

    同“孟公投辖”。宋陈造《再次韵答许节推》:“倒载肯陪山简醉,反关莫厌孟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