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苏秦六印

苏秦六印

指苏秦佩六国相印。后以此典比喻得任官职,显耀荣华。苏秦(?——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他以“合纵”南北联合之说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共同合力抗秦。于是六国合纵成功,并力同心。苏秦做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长,同时担任了六国的相国。苏秦北上向赵王汇报,中途经过洛阳,有着大量车辆马匹和行装,各诸侯国派使者护送他的很多,那气派比得上国王。周显王听到这情况感到惊恐,便扫清道路,派人到郊外慰劳他。苏秦的兄弟、妻子和嫂子,斜着眼不敢抬头看他,都俯伏在地上,侍侯他吃饭。苏秦笑着对他的嫂子说:“你怎么先前那么傲慢,而现在却这么恭顺呢?”嫂子弯曲着身子匍匐而进,把脸贴着地面谢罪说:“因为我现在看到小叔地位尊贵,财物很多”。此典又作“六印”、“苏公佩印”、“苏子六国印”、“苏子印”、“季子金多”、“苏卿印”。

【出典】:

史记》卷69《苏秦列传》2261、2262页:“于是六国从(zōng纵,通“纵”,指南北向。战国时燕、赵、韩、魏、齐、楚等国联合抗秦,叫合纵)合(合纵成功)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luò洛,通“洛”)阳,车骑辎(zī资,车载物资)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通“拟”,比拟)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jù锯,傲慢)而后恭也?’嫂委蛇(Wē yí委一,同“逶迤”,斜行)蒲服(同“匐匍”,伏地而行),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苏秦字)位高金多也。’”

【例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苏公佩印,始归乡里尽欢;疏傅散金,不与子孙为计。” 唐·杜牧《赠别》:“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宋·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宋·张元干《次聪父见遗韵》:“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家池。” 金·元好问《人济源寓舍》:“睡中刺刺闻人语,季子金多过洛阳。” 元·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


【典源】《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游说六国,“于是六国从 (纵) 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极赵王,乃行过雒 (洛) 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 (拟) 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她(蛇) 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今译】 战国时苏秦 (字季子) 以“合纵”游说六国,使六国缔约合力抗秦。苏秦为纵约长,并佩六国相印。苏秦北上回复赵王时行经洛阳,一路上车马众多,声势煊赫,各诸侯纷纷以王侯之礼沿途遣使隆重相送。周显王听到后十分惊恐,也清扫街道,派人去郊外慰劳。到了家中,苏秦的兄弟妻嫂更是毕恭毕敬,连抬头正视也不敢,跪在地上精心服侍。苏秦笑着问他的嫂子:“为什么以前对我傲慢而现在如此恭顺呢?”其嫂跪拜,把脸伏在地上回答:“是因为看到你官高禄厚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得任官职,荣华显耀。

【典形】 季子金多、六印、苏公佩印、苏秦六印、苏卿印、苏子六国印、苏子印、六国都丞相、何用多金、黄金印、佩印归、六印悬、季子金、苏秦金印。

【示例】

〔季子金多〕 金·元好问《人济源寓舍》:“睡中刺刺闻人语,季子金多过洛阳。”

〔六印〕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苏公佩印〕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苏公佩印,始归乡里尽欢; 疏傅散金,不与子孙为计。”

〔苏秦六印〕 唐·杜牧《赠别》:“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苏卿印〕 元·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抖擞了元亮尘,分付了苏卿印。”

〔苏子六国印〕 宋·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苏子印〕 宋·张元干《次聪父见遗韵》:“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家池。”


猜你喜欢

  • 赐笔

    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南朝 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安用谈天辩,徒荣梦赐笔。”唐岑参《省中即事》诗:“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

  • 齿如齐贝

    《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贝:水中有贝壳的动物,其色白。齿如其贝,即牙齿洁白像整齐的海贝。亦作“齿如含贝”、“齿若编贝”。编:排列。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 妙语解颐

    颐:面颊。解颐:欢笑。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匡衡父辈世代务农,到了匡衡这一代才读书好学。家境贫寒,匡衡为人干农活来补贴家用,精力特别充沛。当时文士们都这样称赞匡衡:“当没人能解说《

  • 卖赋人

    源见“长门赋”。指汉司马相如。亦泛指文才极高之人。明李开先《宝剑记》三一出:“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词语卖赋人】   汉语大词典:卖赋人

  • 东山谢氏

    源见“东山再起”。本指谢安,后借指隐士、名流。宋贺铸《南乡子》词之二:“柳岸舣兰舟,更结东山 谢氏游。”【词语东山谢氏】  成语:东山谢氏汉语大词典:东山谢氏

  • 无全牛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洞彻事理,技艺精纯。唐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诗:“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唐李白《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长桑晚洞视,五藏无全牛。”【词语无全牛】   汉语大词典:无全

  • 飞熊梦

    同“非熊兆”。元周文质《叨叨令.自叹》曲:“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词语飞熊梦】   汉语大词典:飞熊梦

  • 瓦罐不离井口破

    同“瓦罐不离井上破”。元无名氏《村乐堂》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当,你两个有这等勾当,道不的瓦罐不离井口破。”见“瓦罐不离井上破”。【词语瓦罐不离井口破】  成语:瓦罐不离井口破汉语大词典:瓦罐不离

  • 侯门似海

    同“侯门如海”。《红楼梦》六回:“哎哟!可是说的了:‘侯门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去了也是白跑。”见“侯门如海”。《红楼梦》6回:“哎哟,可说的了:‘~’,我是个什么东西儿! 他家

  • 下帷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西汉董仲舒教授弟子时,经常把帷幕放下来,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