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范雎绨袍

范雎绨袍

雎(suī绥):此处用于人名。绨(tí提)袍:厚绸做的长袍。此典指须贾赠送范雎厚绸长袍。后以此典比喻同情和馈赠穷困中的朋友;也比喻寒士生涯;或比喻不忘旧交。范雎(?——前255年),一作范且。据清代钱大昕《通鉴注辨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作范雎,字叔。战国时曾为魏中大夫须贾的门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听说范雎有才能,赠给他礼物,须贾因此怀疑范雎私通齐国,报告魏相,使范雎遭到毒打,险丧性命。以后范雎出逃到秦国,任秦相。范雎已经做了秦国宰相,秦国人叫他张禄,可是魏国不知道,以为范雎早就死了。魏国听说秦国将要向东进攻韩国和魏国,就派须贾到秦国去。范雎听到这件事,就隐瞒自己身份,乔装打扮,穿着破衣,从偏僻小路走到宾馆,会见须贾。须贾见到他就惊讶地说:“范叔原来没有遇难啊!”范雎说:“对。”须贾笑着说:“范叔是到秦国来游说的吗?”范雎说:“不是。我前些日子得罪了魏国宰相,所以逃到这里来,哪里还敢游说!”须贾说:“现在范叔做什么事呢?”范雎说:“我给人家当雇工。”须贾心里怜悯他,留他坐下,一道喝酒吃饭,说道:“范叔贫困得象这样啊!”就拿出一件厚绸袍子送给他。此典又作“绨袍赠”、“赠袍”、“绨袍”、“恋恋绨袍”、“范叔袍”、“绨袍故”、“范叔寒”、“一寒如此”、“有意袍”、“赠绨袍”、“范寒”、“绨袍恋恋”。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2413、2414页:“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dǐ底,招待宾客之馆舍),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yàng样,病)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通“佣”,雇工)赁(lìn蔺,被人雇佣)。’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赐之。”

【例句】:

唐·高适《咏史》:“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唐·杜甫《王阆州筵奉酬》:“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唐·岑参《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 宋·王安石《和耿天骘》:“故人恋恋绨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宋·苏轼《雪诗》之三:“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 宋·黄庭坚《和答魏道辅寄怀》:“谅无绨袍故,尽是白头新。” 宋·陈师道《简杨安国》:“侯门谁预识冯谖,岁晚宁知范叔寒。” 宋·范成大《再游上方》:“范叔一寒如此,刘郎前度重来。” 清·徐文烜《浙东别友人》:“感君多意气,不必赠绨袍。” 清·黄景仁《赠陈秋士》:“投布识范寒,分金补颜空。” 黄景仁《丰乐楼·闻龚梓树携宝之河南》:“当年落魄,头蒙败絮,身被短褐,非足下,绨袍恋恋何人者?”


猜你喜欢

  • 兰心蕙质

    南朝宋.鲍照(明远)《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文选》卷十一)鲍照赋原作“蕙心纨质”,《幼学琼林》卷二注引作“兰心蕙质”。兰蕙同类,馨香淡雅:纨

  • 窃玉***

    关于“窃玉”,旧说多举唐.杨贵妃窃宁玉笛事为据。《杨太真外传》:“明皇与兄弟同处,妃子窃宁王(注:唐睿宗长子)玉笛吹之。”此说不妥。据《雍熙乐府》卷八〔南吕.一枝花〕“子弟收心”套曲有“郑生玉窃,韩寿

  • 长门泣

    源见“长门赋”。借指妇女失宠后哀伤泪下。南朝 梁何逊《咏早梅诗》:“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此喻梅花哀艳动人的情态。

  • 梦白鸡

    源见“白鸡之梦”。指人死的预兆。宋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之二:“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词语梦白鸡】   汉语大词典:梦白鸡

  • 何武劾腐儒

    《汉书.何武传》:“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得其罪,圣惧,自免

  • 处仲唾壶

    源见“唾壶击缺”。谓酒后击唾壶咏诗以发抒壮怀。清赵庆熺《金缕曲.亡友陈小鲁一窗秋影盦词集》词之二:“处仲唾壶成底事,如意铁都敲坏。”

  • 题桥柱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汉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

  • 祸福无门

    意谓祸福的到来,本非命中注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主谓 祸与福无定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唯人所召。”△多用于指祸福的到来无定数。→祸福无常【词语祸福无门】  成

  • 冤家路窄

    有冤仇的人或者不愿相见的人,偏偏不期而遇,而又无可回避。《西游记》第四十五回:“我等各喝了一口,尝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却走了。今日还在此间,正所谓‘冤家路窄’也!”主谓 冤家,仇人、对头。偏偏在狭

  •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同“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爵,通“雀”。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奸胥劣绅,且得窥见罅以滋扰累,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甚非计也。”《文明小史》十三回:“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