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寺

萧寺

也作“萧家寺”。据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称佛寺为萧寺。常用以歌咏寺院、佛寺。任孝恭少时在萧寺跟随萧子云法师读经论,明佛理,坚持蔬食斋戒,极为虔诚。任孝恭临淮(今安徽灵壁县)人,字孝恭,幼孤,事母以孝闻,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辗转向人借读,每读一遍,则诵无遗。高祖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任司文侍郎、中书舍人等职。

【出典】:

梁书》卷50《文学下·任孝恭传》726页:“孝恭少从萧寺云法师读经论,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笃。”

【例句】:

唐·杨炯《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唐·韩翃《留题宁川香盖寺壁》:“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唐·陆畅《送深上人归江南》:“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唐·刘沧《题龙门僧房》:“禹门山色度寒磐,萧寺竹声来晚风。” 唐·刘沧《秋日山寺怀友人》:“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 唐·刘沧《晚春宿僧院》:“萧寺春风正落花,淹留数宿惠休家。”


【词语萧寺】   汉语词典:萧寺

猜你喜欢

  • 网罗三面解

    同“网开三面”。唐刘禹锡《元和癸巳岁仲秋》诗:“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 颍川征诏

    源见“征黄”。称颂地方官有政绩,将受到朝廷重用。唐李群玉《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诗:“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征诏是前期。”

  • 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宿:指歇宿了的鸟谓射箭的不射已归巢的鸟。元.郑德辉《㑇梅香》三折:“小生读圣贤之书,夤夜与女子相期,莫是非礼么?呸,这是赴约的风流况,

  • 荆牛烹

    《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南朝 宋刘义庆《幽明录》:“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孰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咒之曰:‘汝若能向我跪者,当启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须活,遍拜

  • 白衣来否

    源见“白衣送酒”。谓盼望朋友送酒欢饮。宋张炎《如梦令.渊明行径》词:“回首,回首,篱下白衣来否?”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哀哀:可怜。劬( ㄑㄩˊ qú )劳:劳苦。 可怜我的父母啊,他们生我养我,历尽辛劳。 旧指对双亲的感激和思念。语出《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唐.张说《元识

  • 运斤如风

    同“运斤成风”。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贾叟刻木》:“平阳 贾叟,无目而能刻神像……僧说贾初立木胎,先摸索之,意有所会,运斤如风。”见“运斤成风”。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贾叟刻木》:“平阳贾叟,无目而能刻

  • 结舌杜口

    结舌:舌头发僵。杜:阻塞。谓闭口不言,形容恐惧心理。杜业,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西南)人,西汉大臣,任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兼管选试博士的官,属九卿之一)。杜业给汉成帝上书说:“丞相翟方进作威作福,任

  • 怀璧

    《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虞公向虞叔索求璧玉,虞叔起初不愿给他,后从周谚得到启发,觉得留着

  • 乃文乃武

    见“乃武乃文”。唐·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通也;~,圣图也。”【词语乃文乃武】  成语:乃文乃武汉语大词典:乃文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