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秋风。无常:旧时迷信,说是勾摄生魂的使者。 秋风未起,秋蝉已有知觉。好似勾魂使者悄悄降临,只是不知死期在于何时罢了。 表示死期已经临近。语出宋.佚名《宣和遗事.前集.宣和五年》:“(张天觉)
源见“大刀头”。指渴望归还。宋黄庭坚《次韵马荆州》:“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
源见“鸤鸠之仁”。比喻一视同仁。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主谓 子女众多,父亲抚育他们而能公平如一。语本《诗经·曹风·鸬鸠》:“鸬鸠在桑,其子七兮。”三国魏·曹植《上
源见“金兰之友”。指契合的友情。亦借结义兄弟或志趣相投的朋友。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孟郊《春夜忆萧子真》诗:“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明许自昌
源见“一钱太守”。指东汉刘宠遗留下来的清廉爱民的盛德美名。唐吴仁璧《金钱花》诗:“堪疑刘宠遗芳在,不许山阴父老贫。”
同“牛山下涕”。晋陆机《齐讴行》:“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词语牛山叹】 汉语大词典:牛山叹
指处于居丧正在忧苦的时候。《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ㄐㄧㄡˋ jiù 旧)。”《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吊,不慭一遗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
《后汉书.周磐传》附“蔡顺”:“(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音cù,同猝,突然)至,母望顺不还,乃噬(音shì,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此事,又见载于《白孔六帖》。后因以“噬指”指母子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剑南道下》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蜀地有阆、白两条河,流向东南,河道曲折如巴字状。后用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头上长角之马。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南朝 梁刘孝威《怨诗》:“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