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蜀犬吠日

蜀犬吠日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 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常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清薛雪《一瓢诗话》:“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刘会孟訾杜工部 蜀犬吠日。”


主谓 蜀,四川西部。吠,狗叫。比喻少见而以为怪。语本唐·韩愈《与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也。”李劼人《天魔舞》24章:“古人说~,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上的狗,一看见太阳,便奇怪的吠起来。”△贬义。多用于讽刺见识浅陋。 →少见多怪 孤陋寡闻 ↔见多识广


【典源】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译】 柳宗元曾在信中讲: 屈原《九章·怀沙》 道:“一地的狗相随而叫,是吠叫它们觉得怪异的。”我曾听说川蜀阴雨连绵,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就狂吠,我认为言过其实了。六七年前,我到南方,元和二年冬天,大雪覆盖了南地的几个州。这几州的狗见到大雪,狂吠乱跑,一连几天,直到雪停方止。我才相信从前听说的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少见多怪。

【典形】 南犬吠雪、惊日雪、惊蜀犬、犬吠千家白、蜀南吠犬、蜀犬惊日。

【示例】

〔南犬吠雪〕 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惊日雪〕 清·归庄《万年少尝作狗诗骂世戏和之》:“有时惊日雪,还听吠形声。”

〔惊蜀犬〕 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烈日已应惊蜀犬,炎云惟是喘吴牛。”

〔犬吠千家白〕 宋·辛弃疾《鹧鸪天》:“从教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蜀南吠犬〕 清·蒲松龄《淫雨绵绵三日不止》:“一个黄昏终一日,无怪蜀南吠犬。”

〔蜀犬惊日〕 宋·王令《上聱隅先生》:“蜀犬争惊日,邹人不识麟。”


【词语蜀犬吠日】  成语:蜀犬吠日汉语词典:蜀犬吠日

猜你喜欢

  • 宁使我负人,不使人负我

    见〔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接䍦漉酒

    源见“酒漉纱巾”。用头巾滤酒。接䍦,古代头巾的一种。清吴伟业《题归元恭僧服小像》诗:“接䍦漉酒科头坐,只作先生醉里看。”

  • 黔娄贫

    源见“黔娄被”。称颂高洁之士安贫自守。唐王维《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诗:“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

  • 向栩隐灶

    《后汉书.独行列传.向栩传》:“向栩字甫兴,河内朝歌人,向长之后也。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不好语言而

  • 江淹南浦

    源见“送君南浦”。形容分离送别的伤怀。明杨慎《浣溪沙》词:“宋玉东邻芳草软,江淹南浦落花干。”

  • 临池尽墨

    同“临池学书”。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 麈柄挥

    源见“麈尾清谈”。指高谈雅论。宋叶適《赠郑秀才》诗:“艺圃笔锋扫,侯门麈柄挥。”

  • 堂上五弦

    源见“武城弦”。称扬官吏重德治。唐独孤及《酬常郿县见赠》诗:“堂上五弦销暇日,邑中千室有阳春。”

  • 选舞征歌

    同“选妓征歌”。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诗之二:“布衣天子哭荒陵,选舞征歌好中兴。”见“选色征歌”。清·张问陶《读〈桃花扇传奇〉偶题》:“布衣天子哭荒陵,~好中兴。”【词语选舞征歌】  成语:选舞

  • 及肩之墙

    《论语.子张》:“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闚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鲁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称赞子贡的学问道德胜过孔子。子服景伯把此事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