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蜗牛庐

蜗牛庐

三国志.管宁传》:“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焉。”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魏略》:“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又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蜗牛……壳如小螺,热则自悬於叶下。野人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故曰蜗舍。”形圆似蜗牛壳的简易庐舍。亦泛指简陋的房屋。常用以谦称自己的居处。《北齐书.蔡俊传》:“高祖客其舍,初居处於蜗牛庐中,苍鹰母数见庐上赤气属天。”宋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初开蜗牛庐,中置师子床。”


【典源】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引《魏略》 曰:“ (焦) 先字孝然。……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结草以为裳,科头徒跣。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其上。”裴松之案:“焦先及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 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今译】 三国时的隐士焦光 (字孝然) 饥饿时不随便求东西吃,天寒时也不随便求衣服穿,用草编成衣裳,光头赤脚。每当外出遇见妇女就藏起,等妇女离去才出来。自己修造了一个很小的圆形住室,好像蜗牛壳一样,他将里面打扫干净,以木板为床,上面铺上草,就生活在里面。

【释义】 后以此典指隐士的简陋住处。

【典形】 圜舍如蜗、庐如瓜牛、蜗壳卜居、蜗庐、蜗牛庐、蜗牛舍、蜗舍、蜗屋、一室盘蜗、蜗牛独卧。

【示例】

〔圜舍如蜗〕 宋·苏轼《次韵毛君山房遣兴》:“焦先夙所尚,圜舍恰如蜗。”

〔庐如瓜牛〕 清·王士禛《和田纶霞郎中移居》:“庐如瓜牛足摇膝,毕逋爱伴城头鸦。”

〔蜗壳卜居〕 宋·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画》:“蜗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蜗庐〕 唐·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蜗牛庐〕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出扶桑藜杖,入卧蜗牛庐。”

〔蜗牛舍〕 唐·李商隐《自喜》:“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蜗舍〕 唐·刘长卿《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诗书满蜗舍,征税反渔竿。”

〔蜗屋〕 明·袁宏道《答鲁印山见贺新居之作》:“鸠巢唤妇真成拙,蜗屋随身也觉多。”

〔一室盘蜗〕 宋·黄庭坚《次韵张仲谋》:“我亦无酒饮,一室可盘蜗。”


【词语蜗牛庐】   汉语词典:蜗牛庐

猜你喜欢

  • 众曲不容直

    《淮南子.说山训》:“季孙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意谓众人都邪恶,决不允许正直的人

  • 义者宜也

    做事适宜就叫做“义”。语出《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孔颖达疏:“宜谓遇事得宜。”《淮南子.齐俗训》:“义者,宜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汉书.公孙弘传》:“弘对曰:‘臣闻

  •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荫恶木枝

    《文选》卷二八晋陆机《猛虎行》唐.李善注引《尸子》:“孔子至于胜母,暮矣而不宿;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又注引江邃《文释》转引《管子》曰:“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

  • 更仆数

    源见“更仆难数”。谓计算。《明史.忠义传叙》:“仁、宣以降,重熙累洽,垂二百余载,中间如交阯之征,土木之变,宸濠之叛,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词语更仆数】   汉语大词典

  • 举烛之误

    参见:郢书燕说

  • 潜公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四《剡东峁山竺道潜》:“竺道潜字法深,姓王,琅琊人,晋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刘元真为师。……年二十四,讲《法华大品》,既蕴深解,复能善说,故观风味道者常数盈

  • 孟林笋

    源见“孟宗泣笋”。称扬孝亲美行。金段成己《苏氏承颜堂》诗:“茁哉冬生孟林笋,圉焉日出姜泉鱼。”【词语孟林笋】   汉语大词典:孟林笋

  • 选在山涛

    源见“山公启事”。指晋山涛的甄拔推荐。唐白居易《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汉择名儒,任先疏广;晋求耆德,选在山涛。”

  • 成风妙斤

    同“成风斤”。严复《六十一岁生辰韩生以诗见寄斐然有怀次韵为答》:“淅米非前甑,成风少妙斤。”

  • 垓下闻歌

    源见“四面楚歌”。谓穷途受困,处境孤危。柳亚子《奇泪》诗:“少日燕然曾草檄,即今垓下怯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