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记姓名

记姓名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后以“记姓名”讥讽不读书。唐韦蟾《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诗:“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词语记姓名】   汉语词典:记姓名

猜你喜欢

  • 田窦醉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文选》卷二十九晋.曹颜运(摅)《感旧诗》:“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汉

  • 郭璞青囊

    同“青囊书”。唐杜牧《赠朱道灵》诗:“刘根丹篆三千字,郭璞青囊两卷书。”【典源】 《晋书·郭璞传》:“ (郭) 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

  • 羲之有之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除玄之、凝之外,知名者还有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晋代书法家王

  • 韦编断

    同“韦编三绝”。唐太宗《帝京篇》之二:“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 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

    裘:皮袍。谋:商量。 制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却要同狐狸商量剥它的皮。 比喻跟对方商量的事却极端损害对方的利益,自然办不到。语出《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

  • 堂堂正正

    《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杜佑注:“正正者,整齐也;堂堂者,盛大之貌也。”后因以“堂堂正正”形容强大严整。《封神演义》九四回:“真是堂堂正正之师,吊民伐罪之旅。”并列

  • 雀箓

    源见“赤雀衔书”。传说中赤雀所衔的丹书。后泛指重要的史籍文献。《北齐书.樊逊传》:“昔百里相秦,名存雀箓;萧 张辅沛,姓在河书。”【词语雀箓】   汉语大词典:雀箓

  • 九流十家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汉代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曾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所谓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此十家

  • 石路五丁开

    源见“五丁开道”。咏力士改造山川的壮举。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

  • 百载树人

    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词语百载树人】  成语:百载树人汉语大词典:百载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