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莲花炬

金莲花炬

新唐书.令狐绹传》:“〔绹〕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金莲华炬,金饰莲花形的灯炬。华,同“花”。后用为天子对臣子特殊礼遇的典故。清 杨潮观《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


【典源】 唐·裴廷裕《东观奏记》上:“上将命令狐綯为相,夜半,幸含春亭召对,尽蜡烛一炬,方许归学士院,乃赐金莲花烛送之。院吏忽见,惊报园中曰:‘驾来。’”《新唐书·令孤綯传》:“迁御史中丞,再迁兵部侍郎。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綯至,皆惊。”

【今译】 唐宣宗时,令狐綯为翰林承旨,半夜宣宗召他在含春亭问对,烧完一根蜡烛,才让他回归学士院。于是宣宗命以御用的乘舆和金莲花形的蜡烛送他回院。院吏见到,以为是天子驾到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文士受皇帝宠用; 也借以形容翰林学士生涯。

【典形】 传宫烛、画烛金莲、金莲灯、金莲花炬、金莲炬、金莲烛、莲炬、莲烛、下直金莲、金莲宝炬、烛金莲、金花烛。

【示例】

〔传宫烛〕 元·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画烛金莲〕 清·郑燮《金莲烛》:“画烛金莲赐省签,令狐小子负堂帘。”

〔金莲灯〕 清·唐孙华《酬徐宾洲侍郎》:“禁近回翔负公望,归院常撤金莲灯。”

〔金莲花炬〕 清·杨潮观《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阙恩光。”

〔金莲烛〕 宋·舒雅《答内翰学士》:“金莲烛下裁诗句,麟角峰前寄隐沦。”

〔莲炬〕 宋·范成大《元夕泊舟》:“莲炬光中月自圆,人情草草竞华年。”

〔莲烛〕 宋·刘筠《灯夕寄内翰虢略公》:“帘卷交疏莲炬密,通中枕上独闻铃。”


【词语金莲花炬】   汉语词典:金莲花炬

猜你喜欢

  • 山中远志

    源见“出山小草”。指隐居者。金元好问《洞仙歌》词:“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 黄云谶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后因以“黄云谶”指丰年的预兆。元 柯丹丘《荆钗记.

  •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饥饿的人得到食物歌唱,劳力的人干着重活歌唱。 意谓诗歌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感情的流露。语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美学

  • 一编书是帝王师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注:圯,桥),有一老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

  • 绣囊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武陵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后因以“绣囊”形容人文词知识极其丰富,“林花梦”则用为文才长进的

  • 豹成文

    源见“南山雾豹”。比喻潜身隐居,洁身自好。宋黄庭坚《赋未见君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词语豹成文】   汉语大词典:豹成文

  • 骊歌促别

    骊歌:即《骊驹》,是古代客人告别时唱的诗篇。西汉人王式精通《诗经》,被任命为博士,来到京城长安。博士江公世代研究《鲁诗》,被尊称为宗师,他对王式很为嫉妒。在各位高级官员欢迎王式的宴会上,江公对乐师们说

  • 太乙分辉

    同“太乙燃藜”。清袁于令《西楼记.缄误》:“他是多情何 贾,高才班 马,读书太乙分辉,掞赋长安腾价。”

  • 马氏白眉

    同“马良白眉”。明徐渭《马策之死失挽一日自作小楷千余腕几脱遂感昔日之劳挽之》诗:“马氏白眉颦夜壑,荆轲一臂失秦庭。”

  • 脐灯

    同“董卓灯”。清陈豪《读三国志》诗之四:“一炷脐灯耀路衢,市儿沽酒亦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