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门户之见

门户之见

门户:宗派、派别。维护宗派利益的偏见。出自隋末唐初时人韦云起之事迹。韦云起,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仁寿初为通事舍入,大业初改任谒者。他曾上书隋炀帝说:现在朝廷里山东人很多,他们自立门户,笼络了许多人,欺骗上司,如果不加控制,必然败坏朝政。后人遂据此将维护宗派利益的言论称作“门户之见”。亦作“门户之争”。唐王朝建立后,韦云起曾任农圃监、遂州都督、益州行台兵部尚书等职。后被杀。

【出典】:

新唐书》卷103《韦云起传》3993页:“仁寿初,诏百官举所知,述举云起通事舍人。大业初,改谒者。建言:‘今朝廷多山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不抑其端,必乱政。’因条陈奸状。”

【例句】:

清·恽敬《明儒学案条辩序》:“是以先生于河东三原均有微辞,而姚江之说,则必迁就之,以成其是。一迁就不得,则再迁就三迁就之。此则先生门户之见也。” 清末民初·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翁同和传》:“然以政见异同,门户之争,牵及朝局,致数十年来而未已。” 郭沫若《王安石的〈明妃曲〉》:“这是应该怪宋代,尤其是司马光及程朱之徒的门户之见。”


偏正 门户,喻指宗派、派别。在艺术领域或部门等方面袒护自己一派的观点、成见。钱钟书《围城》:“现在放着一位韩太太,自己偏来代课……人家全明白是~,忙煞也没处表功。”△贬义。多用于描写学术研究或思想派别成见。→一家之学 一孔之见 ↔兼收并蓄 千古卓识 百花齐放


【词语门户之见】  成语:门户之见汉语词典:门户之见

猜你喜欢

  • 无衣之赋

    源见“哭秦庭”。借指出师相援,同仇敌忾。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呈属以包胥 秦庭之事,愿听执事《无衣》之赋;如不得命,江南亿万百姓从此死无日矣。”【词语无衣之赋】  成语:无衣之赋汉语大词典:无衣之

  • 仰事俯畜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仰事俯畜”谓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育妻儿。亦泛指维持全家生活。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周孝子事》:“家无毫末之产,赖其母汪氏

  • 画鹿轓

    《初学记》卷十一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郑弘为临淮太守,行春,有两白鹿随车,挟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为吉凶,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当为宰相。’张弘果为太尉。”后以“画鹿轓”用为三公(太尉

  • 清涟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涟”形容清澈而有微波的水面。南朝 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词语清涟】   汉语大词典:清涟

  • 楚人弓

    源见“楚弓楚得”。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宋叶適《陈同甫抱膝斋》诗之二:“宁为楚人弓,亡矢任挽踏;莫作随侯珠,弹射坠埃?。”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时命苟不谐

  • 屡遭刖

    同“抱璧双刖”。唐曹邺《下第寄知己》诗:“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 东户

    源见“馀粮栖亩”。借指盛世。晋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词语东户】   汉语大词典:东户

  • 文不加点

    《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初学记》十七引汉.张隐《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骠骑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赋成,文不加点。”《后汉书.祢衡传》;“

  • 舞石

    源见“石燕”。指石燕飞舞,形容雨下不绝。唐杜甫《雨不绝》诗:“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见“男大须婚,女大须嫁”。《水浒传》5回:“~,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何故烦恼?”【词语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成语:男大须婚,女大必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