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飞蛾投火

飞蛾投火

飞蛾:夏天的一种小虫,喜近光。比喻自取灭亡。语本晋.支昙谛《赴火蛾赋》:“悉达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诚哉斯言,信而有征也。”


见“飞蛾赴火”。迟子建《鸭如花》:“徐五婆想铁峰镇离小城最近,不过是五十里路。那里的警戒不见得比这里松懈。你若想~自取灭亡岂不更好?”


解释飞蛾投身火焰。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到溉传》:“因赐溉《连珠》曰:‘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到溉是南北朝时期梁朝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寒,但是他和弟弟到洽都聪慧敏捷,很有才学,逐渐名声远播。到溉为官后,带头节俭,不爱好声色娱乐,外出时车马服饰也从不装饰得鲜艳华丽,帽子、鞋子十年才换一次,朝服有的都穿得打了补丁。到溉兄弟非常友爱,弟弟到洽活着时,两人常常住在一起,到洽死后,自己便发愿出家,戒断荤腥,终身吃素,早晚跟随僧人诵经。

到溉性格严谨宽厚,皇帝非常喜欢他,到溉的孙子到荩也非常有才华。有一次两人都跟随皇帝出巡京口,在北顾楼大家都登楼赋诗,皇帝让到荩做诗,命令刚下,到荩的诗就做好了。皇帝看完后又拿给到溉看,说:“到荩一定是个才子,我现在反倒认为你过去的文章都是到荩帮你写的。”于是赏赐给到溉《连珠》一文,说:“研磨作文,挥毫写信。就如同飞蛾向火光奔赴,哪里能吝惜焚毁自己的身躯。年纪虽已变老,可由到荩相助。”展示了皇帝对祖孙二人的赏识。

近义自取灭亡

反义明哲保身

例句

明知故犯,知法犯法,以身试法,岂不是飞蛾投火。


【词语飞蛾投火】  成语:飞蛾投火汉语词典:飞蛾投火

猜你喜欢

  • 闲云孤鹤

    宋.尤袤《全唐诗话.僧贯休》:“〔贯休〕姓姜氏,守德隐,婺州兰溪人。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曰:‘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踏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

  • 王子航

    同“王猷访戴”。明唐龙《有怀两厓》诗:“湖光秋黯淡,树色晓苍茫。月挂陈蕃榻,雪摇王子航。”【词语王子航】   汉语大词典:王子航

  • 两楹告兆

    源见“夫子梦奠”。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宋范仲淹《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 声闻于天

    声音传上了九霄。 形容声音高亢。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宋.田锡《设边吏对》:“金鼓川沸,声闻于天。”【词语声闻于天】  成语:声闻于天

  • 遗臭万年

    原作“遗臭万载”。遗臭:死后留下坏名声。恶名永远遗留下去,受人唾骂。桓温(事迹见前“神州陆沉”条)为人雄武,手握重兵。把持朝政,窥觎神器,想篡位自立。一次他躺在床上对手下僚属们说:“象你们这样自甘寂寞

  • 丁固生松

    同“丁固梦松”。唐李瀚《蒙求》:“王濬悬刀,丁固生松。”主谓 指梦幻成真。传说三国吴丁固梦松生腹上,预言十八年后为公,果如其言。盖松字乃十八公之合字。[例]~,只是梦幻与现实巧合而已,并非梦幻都能成真

  • 平阳馆

    同“平阳第”。唐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

  • 颐指气使

    见“目指气使”条。并列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动作示意。气使,用神情去支使人。形容对人态度傲慢。高阳《粉墨春秋》:“管理这一批身分介于俘虏与客人之间的名流的是一个名叫井崎喜太郎的中尉,~,架子极大。”△

  • 虎竹

    源见“分虎竹”。指发兵征调的虎符与竹使符。唐李白《出自蓟北门行》:“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词语虎竹】   汉语大词典:虎竹

  • 锦囊三矢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