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乘鸾”。喻指意中人离去。宋辛弃疾《满江红》词:“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源见“羊昙泪”。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词语西州路】 汉语大词典:西州路
源见“羊昙泪”。代指谢安。宋周密《龙吟曲.赋宝山园表里画图》词:“东山杖履,西州宾客,笑谈风雅。”【词语西州】 汉语大词典:西州
同“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见“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词
同“耳濡目染”。明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见“耳濡目染”。【词语耳濡目击】 成语:耳濡目击汉语大词典:耳濡目击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孟子离开齐国时,在路上回答一个叫充虞的人问话的截录。孟子的意思是说,假如天意认为现在还不是平治天下的时候,那也就罢了;如果要平治天下,当
同“秦王鞭石”。元杨奂《通济桥》诗:“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源见“兰亭会”。指东晋王羲之、谢安等在山阴聚会的群贤。因其举行于永和九年,故称。唐独孤及《同徐侍郎王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诗:“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成不了事。《北齐书.高昂传》:“高祖曰:‘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第七十一回:“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的干净?招安不济
同“金张门第”。清袁枚《次日集公子瞻园观藏钩之戏》诗:“瞻园公子儒林亚,门第金 张诗鲍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