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绝妙好辞”。指隐语、谜语。孙为霆《满庭芳.自题谜稿》曲:“竹西社冷,良宵客散,忍话春灯,外孙幼妇谁能省?”
宁可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 表示立足于“有”,做好准备,以防意外。语出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儿去意已决。”《水浒全传》六一回:“卢俊义道:‘
见“尺布斗粟”条。见“尺布斗粟”。【词语斗粟尺布】 成语:斗粟尺布汉语大词典:斗粟尺布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葛由》:“葛由者,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得复还,皆得仙道。绥山多桃,故里谚曰:‘得绥
同“剑埋丰城”。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因成四章》诗之四:“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词语剑埋狱底】 汉语大词典:剑埋狱底
《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后以“求志达道”指儒家穷藏达济,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自儒者出,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词语求志达道】
同“轼蛙”。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轼怒蛙以劝勇,避螳螂以励武。”【词语轼怒蛙】 汉语大词典:轼怒蛙
源见“焚谏草”。焚毁奏疏的草稿。指居官谨慎。亦借指奏疏。《宋书.谢弘徽传》:“〔弘徽〕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词语焚草】 汉语大词典:焚草
比喻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汉书·荀或传》: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参见:○深根固柢见“深根固柢”。《后汉书·荀彧传》:“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以制天下。”【词语深
见“耳食之论”。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虽然偶有些‘~’,又不大抵是无关大局的事。”【词语耳食之言】 成语:耳食之言汉语大词典:耳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