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鱼去乙

鱼去乙

礼记.内则》:“鱼去乙。”东汉.郑玄注:“乙,鱼体中害人者名也。今东海容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人不可出。”《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晋.郭璞注:“此皆似篆书字,因以名焉。”

“乙”古指鱼肠;“去乙”,即除去不可食用的肠脏。后因用为典实。

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怀一百韵》:“似鱼甘去乙,比蟹未成筐。”


猜你喜欢

  • 巫阳云雨

    同“巫山云雨”。宋苏轼《朝云》诗:“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词语巫阳云雨】   汉语大词典:巫阳云雨

  • 事亡如事存,事死如事生

    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 西缶

    源见“陶缶之勇”。因秦在西方,故称秦王所击之缶为“西缶”。借指强者取辱。晋潘岳《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俊。”【词语西缶】   汉语大词典:西缶

  • 巨枣

    源见“枣大如瓜”。指奇异的仙果。谭作民《噩梦》诗:“巨枣无实空开花,徐福至今他人父。”【词语巨枣】   汉语大词典:巨枣

  • 相如肺渴

    同“相如病渴”。元袁桷《仲章以余赋琼花露因成阳台之句次韵》之三:“相如肺渴非关酒,多病却回江上来。”

  • 犬马有盖帷

    《礼记.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孔子让子贡用旧车盖把死了的狗裹起埋掉,使尸骸不暴露,这也是儒家“仁”的表现。唐.柳宗元《掩役夫

  • 曳尚书履

    同“曳履朝堂”。唐苏颋《夜发三泉即事》诗:“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清袁枚《书制府六十寿诗》之四:“荒园两曳尚书履,仙草频颁白发亲。”

  • 休惭令狐子

    源见“王霸惭”。表示守志安贫,修持节操。清王士禛《忆山居示儿子》诗:“休惭令狐子,黾勉把锄犁。”

  • 成千累万

    多得以千万计数。此典指清康熙时御史(专职监察传)弹劾(hé核,揭发罪状)宠臣高士奇结党营私,暗受赠送礼物的数量极多到成千上万。高士奇(1645一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 红线

    同“红绳”。《三侠五义》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线来了。”亦借指聘礼。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三折:“休傒幸,不要你半丝儿红线,成就了一世儿前程。”【词语红线】   汉语大词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