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酒围邯郸

鲁酒围邯郸

同“鲁酒薄而邯郸围”。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题壁》诗:“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典源】《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唐·陆德明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行天子礼乐,勋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言事相由也,亦是感应。”“许慎注《淮南》云: 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酒薄,故围邯郸也。”《淮南子·缪称训》:“故传曰: 鲁酒薄而邯郸围,羊羹不斟而宋国危。”

【今译】《庄子》 中讲,因为鲁酒是薄酒而赵国邯郸遭围困,因为圣人出世而大盗也出现。传说战国时楚宣王势大,使诸侯去朝见他,鲁恭公来得晚而且送的酒很薄,宣王发怒,想侮辱恭公。恭公不听,说:“我是周公的后代,在诸侯中为长,用天子的礼乐,在周王室是有功勋的。我送酒已经屈尊降礼,还要责备我酒薄,不太过分了吗?”于是不告辞便回去了。宣王大怒,于是与齐国联合发兵攻鲁。魏惠王本来常想攻打赵国,因害怕楚国来救未敢出兵。楚国这次与鲁国交战,无暇他顾,因此魏国得以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另有一说,与之有异。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因受某些原因牵连而受害; 或用以借指薄酒。

【典形】 鲁薄、鲁酒、鲁酒薄、鲁酒怕旁围、鲁酒围邯郸。

【示例】

〔鲁薄〕 宋·陆游《冬初薄霜病躯益健》:“斗酒敢言嫌鲁薄,杯羹聊得学吴酸。”

〔鲁酒〕 唐·白居易《杂感》:“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

〔鲁酒薄〕 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操乐楚琴悲,忘忧鲁酒薄。”

〔鲁酒怕旁围〕 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鲁酒围邯郸〕 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猜你喜欢

  • 山公鉴裁

    同“山公藻鉴”。金蔡松年《永遇乐》词:“山公鉴裁,水曹诗兴,功业行飞霄汉。”

  •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见〔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 顺天从人

    同“顺天应人”。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顺天应人,传授圣嗣。”见“顺天应人”。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传授圣嗣。”【词语顺天从

  • 庾中庶

    《梁书.文学传上.庾於陵传》附《庾肩吾传》:“肩吾字子慎。八岁能赋诗,特为兄於陵所友爱……累迁中录事谘议参军,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初,太宗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许摛……同被赏接……太清中,侯景

  • 引针拾芥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后因以“引针拾芥”喻事物互相感应。明王廷相《策问》:“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并列 比喻事物之互相感应吸引

  • 口中虱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㢮上党在一而已,以监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后因以“口中虱”比喻毫无反抗力量,极易消灭的敌人。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蚤虱。”见“口中蚤

  • 渔翁得利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郭沫若《屈原》五幕:“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翁得利。”茅盾《虹》八:“你看,这里也挂着渔翁得利图。”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清

  • 金莲烛

    同“金莲花炬”。宋苏轼《和王晋卿》:“岂老眼,却对金莲烛。”《宋史.苏轼传》:“轼尝锁宿禁中,召入对便殿……已而命坐赐茶,彻御前金莲烛送归院。”【词语金莲烛】   汉语大词典:金莲烛

  • 橘中二老

    源见“橘中戏”。指传说中在橘中对弈的二仙翁。用以祝人寿考。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 黄。”

  • 田月桑时

    指农忙的时节。南朝齐萧子良《谏射猎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词语田月桑时】  成语:田月桑时汉语大词典:田月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