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黔驴技穷

黔驴技穷

同“黔驴技尽”。刘绍棠《地火》十五章:“小画眉 金哥已经黔驴技穷,却仍不死心。”


见“黔驴之技”。刘心武《京漂女》:“游宾对豁豁说:‘够了! 你那复制现场的把戏~了! 戏剧的真正要义,并不是展现已经发生过的,而是想象可能继续发生的! 现在我们应该这样探索这样表演:杀人的跑到哪儿去了? 那被血泊中的倒霉蛋绊倒的女子后来怎么了?”


解释黔:地名,贵州一带。技:本领。穷:穷尽,没有了。比喻连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

出处唐·柳宗元《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憗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hǎn,虎吼),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黔地过去没有毛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就用船运来了一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就把它放在山下。老虎看到它,觉得是个庞然大物,还以为它是神。于是悄悄地藏在树林中偷看它,逐步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什么。

有一天,毛驴一声长鸣,老虎大吃一惊,逃得远远的,以为毛驴要吃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毛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毛驴搏斗。老虎逐渐再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不庄重,触碰它,擦挤它,冲击它,冒犯它。毛驴禁不住大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非常高兴,盘算道:“毛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大声吼叫着跳过去,咬断了毛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近义黔驴之技

例句

金哥已经黔驴技穷,却仍不死心。


【词语黔驴技穷】  成语:黔驴技穷汉语词典:黔驴技穷

猜你喜欢

  • 洴澼药

    源见“不龟手药”。指可治手上冻裂的药。洴澼,漂洗。冬天在水里漂洗丝绵,手易冻裂,须以药治之。比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微才薄技。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二一:“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

  • 乘杯

    源见“杯渡”。泛指乘船。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水上乘杯,更似神仙之别。”清赵翼《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澔涆。”【词语乘杯】   汉语大词典:乘杯

  • 冯媛当熊

    汉元帝刘奭的妃子冯倢伃,其父右将军冯奉世、其兄左冯翊冯野王皆为朝廷名臣,才干卓异。冯倢伃是后来登基执政的汉平帝刘衎(kàn看)的祖母。汉元帝建昭年间,元帝和众嫔妃到虎圈观看斗兽。突然一只熊撞出兽笼攀着

  • 罗尘

    同“罗袜生尘”。南朝 陈顾野王《艳歌行》之一:“长歌挑碧玉,罗尘笑洛妃。”

  • 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

    高世:超乎世俗。遗:遗弃,脱离。累( ㄌㄟˋ lèi ):麻烦,祸患。 有超乎世俗的声名的人,必然会鄙弃世俗,从而给自己带来祸害。 表示杰出的人才常不为世俗所容。语出《史记.赵世家》:“夫有高世

  • 赤米白盐

    《南齐书.周颙传》:“卫将军王俭谓(周)颙曰:‘卿山中何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赤米,即粗糙的米。白盐是粗盐。“赤米白盐”是淡泊简陋的生活。清.顾炎武《偶来》:“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水

  • 圣主垂衣

    《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元本高明《琵琶记.旌表》:“玉烛调和,圣主垂衣。”主谓 垂衣,原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谓

  • 视为畏途

    《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成玄英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后因以“视为畏途”谓把某一处所或事情看得危险、艰难。清 朱梅崖《答邓副使悔庵书》:“近来河务方

  • 梦黄熊

    参见:黄熊入寝

  • 冯玉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衣,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冯,通“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以象征称帝封王。《北史.杜杲传》:“陈主负扆冯玉,其恩犹在。”【词语冯玉】   汉语大词典: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