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齿折屐

齿折屐

源见“喜折屐”。形容狂喜失态。宋黄庭坚《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清风吹月来,欢甚齿折屐。”


猜你喜欢

  • 万里看西凉

    《太平广记》卷二六《叶法善》:“开元初,正月望夜,玄宗移仗于上阳宫以观灯。尚方匠毛顺心,结构綵楼三十余间,金翠珠玉,间厕其内。楼高百五十尺,微风所触,锵然成韵。以灯为龙凤螭豹腾踯之状,似非人力。玄宗大

  • 齐奴布障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以?精澳釜(?,或作饴;澳,洗刷),石季伦(崇)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墙。”晋石崇以劫夺致富,曾

  • 孤鸾怯舞

    同“孤鸾照镜”。宋陆游《果州驿》诗:“孤鸾怯舞愁窥镜,老马贪行强受鞿。”

  • 吞舟之鱼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吞舟之鱼”,是极言鱼大可以吞舟。后泛指庞然大物。亦用以比喻伟大的贤人。汉.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吞舟之鱼”又可用

  •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枯:干。 海水干了,最终还能见底,可人就是死了,也不知他怀的什么心。 表示人心难测。语出唐.杜荀鹤《感遇》:“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封神演义》二一回:“自古人心难测,

  • 诗裁锦囊

    源见“锦囊佳句”。谓积累诗作。元沈禧《一枝花》曲:“诗裁锦囊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后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谓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清李渔《凰求凤.筹婚》:“古语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

  • 支公

    源见“支公好”。本指晋高僧支遁。亦以泛称高僧。唐李白《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诗:“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词语支公】   汉语大词典:支公

  • 水田衣

    和尚穿的袈裟的别称。袈裟是集许多长方形布块缝制而成,宛如一块块水田,故称“水田衣”,又称“稻田衣”,“田相衣”。清代钱大听《十架斋养新录》卷十六:“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今杭州神尼塔下,有唐代杭州刺史卢

  • 嫉恶如仇

    亦作“嫉恶若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翁〕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