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龙漦帝后

龙漦帝后

国语.郑语》:“训语有之曰:‘夏之衰也,褒人之神,化为二龙。以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之,与业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乃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藏之。传郊之。及殷周莫之发也。及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女不伟而譟之。化为玄鼋,以入于王府。府之童妾,未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时而生,不失而育。”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许多亡国之君大都耽于淫乐,尤其沉溺于女色。一些持有唯心史观的人,往往把败坏国家的责任,错误地归咎于“女人祸水”。这种错误说法,甚至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传统观点”。这个“龙漦帝后”的典故故事,也带有这种观点的浓厚色彩。夏代末期,有二神龙蟠止于王庭,自称是褒之二君所化。夏帝占卜后,卜辞说只有把龙涎沫藏起来才吉利。夏帝使人请得“龙漦”藏在匣中,直至周厉王时才打开观看。龙漦流到庭中,化为大龟。有一童女遇之而孕,后生下一女,弃于野外。此女婴被一对逃避追捕的夫妇拾到,带她逃往褒地,把她养大成人,这就是褒姒。后以“龙漦”比喻祸国女子。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尤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猜你喜欢

  • 丁董

    象声词。南宋时艺人借以影射、讽刺当时擅权的宰相丁大全和太监董宋臣。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一日,内宴杂剧,一人专打锣,一人扑之曰:‘今日排当,不奏他乐,丁丁董董不已,何也?’曰:‘方今事

  • 南宅楼桑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

  • 吴宫伤燕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吴地传》:“东宫周一里二百七十步。路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秦始皇十一年,路西宫因守宫者照燕不慎而失火,烧毁全宫。后遂以“吴宫伤燕”为失

  • 声明文物

    《左传.桓公二年》:“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后因以“声明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

  • 弘演肝

    同“弘演纳肝”。清王夫之《为晋宁诸子说春秋》诗:“荥泽弘演肝,伊川辛有泪。”【词语弘演肝】   汉语大词典:弘演肝

  • 攀丹桂

    源见“郤诜丹桂”。喻指求取科举功名。唐黄滔《寓题》诗:“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

  • 交盖

    源见“程孔倾盖”。路途相遇,停车亲密交谈。形容一见如故。宋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词语交盖】   汉语大词典:交盖

  • 箝口结舌

    沉默不敢讲话。箝,同“钳”,夹住,引申为紧闭。汉代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箝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括囊:束紧袋口,比喻慎密,不轻易说话。见《周易.坤卦》。共默:拱手默不作声。晋代陆机《

  • 桑户返真

    《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遍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未桑户呼!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

  • 秦弄玉

    同“弄玉”。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台上久无秦弄玉,船中新到米襄阳。”【词语秦弄玉】   汉语大词典:秦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