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

在今辽宁义县西北十八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明《辽东志》卷1:万佛堂在“(义州)城西十五里。有山俯瞰凌河。魏景明间,好事者于南岩石佛像,大小无数,故名”。分东、西两区,西区共九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六大窟,上层为三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5窟内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东区共七窟,是韩贞等七十四人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凿成。在第5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东区山顶上有一圆形小塔,为明成化十年(1474)都督佥事王锴所建。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义县西北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石窟分东西两区。西区共9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六大窟,上层为三小窟,下层窟与窟之间还雕有许多小佛龛。第五窟内有《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东区共7窟,是韩贞等74人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凿成的私窟。在第五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明代思想家贺钦有“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的诗句颂之。东区山顶上有一圆形小塔,为明成化十年(1474年)都督佥事王锴所建。塔南有石刻《塔铭》,记建塔之经过。现石窟内的造像风化严重,但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仍有一定的地位。遗留的碑刻、题记和塔铭,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元景碑的书法,堪与龙门始平公诸碑志媲美,近人梁启超评为“天骨开张,光芒闪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石窟


猜你喜欢

  • 蒯城县

    西晋咸宁四年 (278) 置,属始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后废。古县名。蒯又作剻。西晋咸宁四年(278年)置,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渭河南岸,属始平郡。后废。

  • 郦家坪

    在今湖南邵阳县 (塘渡口镇) 东六十六里郦家坪乡。清道光 《宝庆府志》 卷50 《疆里图》: 邵阳县 (今邵阳市) 东南开化都有郦家坪。

  • 登科山

    即今福建惠安县西科山。《清一统志·泉州府》: 登科山 “在惠安县治西。旧名登高。宋卢瞻读书其上,举八行科,故易今名”。

  • 马疲岭

    在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楼子店乡西南。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自临都馆西北行,“乃登马疲岭,岭不甚峻。度岭,行坂间二十里至崇信馆”。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楼子店山。辽中京往上京取道于此。

  • 和庄泉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方舆纪要》 卷31新泰县: 和庄泉,“ 《志》 云,县境凡十四泉,俱西流,注于汶河”。

  • 赵公山

    又名大面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10灌县: 赵公山 “在县南九里。隋嘉州太守赵昱居此,有道术,斩蛟治水。唐太宗封神勇大将军,明皇时进封赤城王”。

  • 定雄千户所

    明万历十四年 (1586) 置,属曲靖卫。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南。《清一统志·曲靖府》:定雄废所“平者继荣余党,移调曲靖中左所驻防于此,赐名定雄”。清康熙五年 (1666) 废。

  • 溆浦

    又作序溪。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境,为沅江支流。《楚辞·九章·涉江》: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汉书·地理志》 作序溪。见“溆水”。

  • 楚郭贡巴

    在今西藏普兰县东北,玛旁雍错南岸。即 《西域同文志》 卷18所载之垂果沙尔果。藏语意为洗罪门寺。国内外香客每年至此朝拜洗罪者甚多。

  • 却非殿

    东汉雒阳城南宫的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后汉书·光武纪》 载:建武元年(25),“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