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古镇

万古镇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万古镇。居民分居万古沟两侧,称西万古、东万古。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东万古,距城五十里”;“西万古,距城五十里。”


(1)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万古,人口2410。古称都隆集,后改万户。明初肖、史、杜、李等姓自山西迁此,取“万古长青”意,改名万古。1958年设万古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有彩印厂等。为道桑、万高公路交会处。(2)在重庆市大足县东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万古场,人口 3910。清初建场,取“万古长存”之意得名。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镇,次年分建大堡乡、雍溪乡。1912年分建协和乡、兴隆乡。1951年改为万古区。1953年恢复万古镇,同时析置新石、中心、高峰三乡。1958年与中心乡、高峰二乡合并成立万古公社。1959年分建中心、高峰二公社。1977年复设万古镇。1993年高峰、新石、石牛三乡并入。产稻、小麦、玉米、甘薯。为县东物资集散地。有采煤、五金、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厂矿。“万古牌”菜刀为著名产品。大铜公路纵贯境内,还有万古镇至国梁镇和石龙乡的公路。


猜你喜欢

  • 兀惹部

    又作乌惹、乌舍。辽属国,中心在兀惹城(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分布地相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一带。金称乌底改,元谓吾者野人。

  • 肥陵山

    即 “八公山”。在今安徽寿县西北五里。《寰宇记》 卷129寿春县: “八公山一名肥陵山。”

  • 祁口

    亦作沶口。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是祁水(今安家河)注入夷水(今蛮河)之口。《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

  • 永安长官司

    ①明弘治九年(1496)置,属庆远府。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四十里后甫。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②清置,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南永乐镇。后废。明弘治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

  • 北仓镇

    ①即今天津市北运河东岸北仓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西沽巡检辖有北仓村。光绪《天津府志》卷23:天津县北乡有北仓镇。②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城北三里。五代汉乾祐时,移浦东场盐课司于此。盐业兴盛

  • 蒲犁县

    1913年改蒲犁厅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在色勒库尔 (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古蒲犁国为名。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4年改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

  • 龙珠岭

    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舆地纪胜》卷27瑞州:龙珠岭“在高安县西北三十五里”。

  • 郇阳

    战国楚邑。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战国策· 楚策一》: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即此。西汉置旬阳县。古邑名。战国楚邑。后属秦。在今陕西省旬阳县北洵河北岸。《战国策·楚

  • 安稳砦

    北宋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四十里安稳镇。明于此置安稳马驿。

  • 汧山

    即岍山。亦名岳山、吴岳山、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右扶风汧县:“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续汉书·郡国志》 汧县:“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