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场
在今四川永川市北万寿乡。清光绪《永川县志》卷3:万寿场在“县北三十五里。地与铜邑连界,街北有铺数间系铜冶,贸民百余家”。
在今四川永川市北万寿乡。清光绪《永川县志》卷3:万寿场在“县北三十五里。地与铜邑连界,街北有铺数间系铜冶,贸民百余家”。
又称象鼻水。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郊象山下之里龙潭。《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象鼻水 “从坝下穴中西出,穴小而不一,遂溢为大溪,折而南去”。现为著名风景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烟霞岭上。洞深约20米,广约四五米。宋 《淳祐临安志》 卷9: 烟霞洞“其洞极大,乃诸洞之首”。洞壁有五代至宋石窟造像。
今青海共和县之恰卜恰河。《新唐书·吐蕃传》:调露元年(679),“赞婆、素和贵率兵三万攻河源,屯良非川。(李)敬玄与战湟川,败绩”。古水名。约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佛海、巴燕地带。《新唐书·高宗本纪》:开
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之陆岸河。《元史·安南传》:“兴道王(陈峻)、范殿前(范海崖)领兵船复聚万劫江口。”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明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一带。贞观十三年 (639) 废入越裳县。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史记·魏世家》:魏武侯二年(前394),“城安邑、王垣”。《索隐》引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西汉置垣县。古邑名。即垣。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因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建兴县置,属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南朝宋属临庆国。齐复属临贺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桂岭县。②西晋永嘉七年(313)改晋兴县置,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罗山县(今河南罗山县)。八年 (625) 废。
又作税子铺。唐置,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四十里税镇。宋置税子步镇。简称税镇。
即今山东五莲县西北四十里管仲镇。旧属莒州。清嘉庆 《莒州志》 卷3有管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