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洋山

万洋山

即万阳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万洋山“在酃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石含山。延亘三百里,中多古木怪石,接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永宁县,南安府崇义县,长沙府茶陵州,郴州桂东县界”。


又称万阳山,古名石含山。在湖南、江西两省边境,跨江西省永新、宁冈、遂川、井冈山和湖南省茶陵、炎陵、桂东等县市。为罗霄山脉中段。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脊线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南风面在江西省境,海拔 2120 米,为罗霄山最高峰。赣江支流遂川江和湘江支流洣水等分水岭。植被茂密,盛产竹木、药材等。北端井冈山,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


猜你喜欢

  • 伏马山

    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横山”条下:伏马山“高岩崔嵬,石径萦绕,马不能进”。

  • 龙场

    即今贵州贞丰县西北龙场镇。清有千总驻此。

  • 牛心礁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渔翁岛东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牛心礁屿“屿下有礁如牛心形,故名”。

  • 七擒渡

    又名七纵渡、孟渡。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十里,为荥经水之津渡。《舆地纪胜》卷147雅州:落孟山“在荣经县东十里。前大江曰七纵渡,孔明擒孟获之地也”。

  • 经楼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北经楼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6: 清江县西北有经楼墟。

  • 归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郢州置, 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北周天和二年(567)废入唐州。②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秭归县(即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天宝元年(742)改为巴东郡。乾元元年(

  • 桑植安抚司

    元置,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美坪峒。至正末废。明永乐四年 (1406) 复置,属九溪卫。清雍正七年 (1729) 废。元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属岳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桑植县一带。至正末废。明

  • 垂山

    在今河南新县东。为古淠水 (今白露河) 及垂山水 (今举水支流) 发源处。《水经·淮水注》:“淠水出弋阳县南垂山,西北流,……又东北注淮。”又 《江水注》: “举水又西流,右合垂山之水,水北出垂山之阳

  • 北随郡

    南朝梁改北随安左郡置,治所在顺义县(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西魏改为南阳郡。

  • 莲冢集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清于此设堡。《清一统志 · 广平府二》: 莲冢堡 “在 (清河) 县(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 东北二十五里。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