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堡

三堡

又作三铺集。即今江苏铜山县南三堡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铜山县: “三堡集在城南三十里。”


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北部。三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多为壮族,还有苗、瑶、布依等族。因附近有三座大土堡得名。产稻、玉米、木材、大豆、棉花、板栗、油桐、柑橘、梨等。有综合加工等厂。为北部重镇,山货集散地。公路通六排镇。


猜你喜欢

  • 晴隆县

    1941年改安南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清咸丰 《兴义府志》 卷11载: 晴云山在县西五里,“崔巍峭拔,为县治诸山之祖脉”。俗呼为晴龙山。县以此山得名。在贵州省西南部。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

  • 木莲洞

    在今四川忠县西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9忠州:“西北五里有木莲洞。宋钱求之诗云:鸣玉溪边堪寓目,木莲洞下更关情。”木莲洞以木莲而名。木莲树产于鸣玉溪滨。《白居易集》卷18:“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

  • 沙涧水

    一名沙涧。即今山西平陆县城东圣人涧。《水经·河水注》: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人窟。……乱流径大阳城东,……沙涧水南流注于河”。

  • 冬桃隘

    在今江西全南县西南冬桃岭上。《清一统志·赣州府二》:冬桃隘“在龙南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冬桃岭上。路通连平、翁源、始兴。明万历中置营堡。崇祯初,移下历巡司驻此。本朝顺治初裁”。在今江西省全南县西南。明末移下

  • 朝阳营

    清乾隆间置,即今辽宁朝阳县南六家子镇。民国 《朝阳县志》 卷5: “朝阳营守备署,在县南一百六十里六家子,乾隆三十九年设。”

  • 东宁

    清康熙三年(1664)郑成功之子郑经改东都为东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塽降清,废。见“东都(8)”。

  • 容琼县

    唐贞观十三年 (639) 析琼山县置,属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海市西。贞元七年 (791)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海区西,属琼州。贞元七年(791年)废。

  • 渴罗陀国

    即喝盘陀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或曰汉陀,曰渴馆檀,亦谓渴罗陀,由疏勒西南入剑末谷、不忍领六百里,其国也。” 唐置葱岭守捉于此。

  • 岫岩县

    1913年改岫岩州置,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金王寂 《鸭江行部志》: 磨石山 “予恶其名不佳,欲改之曰竟秀岩”。金之秀岩县当以此而得名。后取岫与秀同音,故改为岫岩。1929年属辽宁

  • 瑶田市

    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瑶田乡。清同治《永丰县志》 卷2: 瑶田市 “在二十八都,距城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