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影塔

三影塔

又称延祥寺塔。在今广东南雄市城内。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塔为六角九层,高50米。据乾隆《南雄府志》卷3《名胜志》载:“阴晴塔影”为南雄十二景之一,“在延祥寺中。世传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其影有三,因立三影堂。其影阴晴俱见于壁间,二影倒悬,一影向上”,故名。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广东省南雄市区中央。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历代均有修葺,1983年重修。据《南雄直隶州志》记述:“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其影有三,两影倒悬,一影向上,故曰三影塔。”塔平面六角九层,通高50.2米,青砖结构。整座塔自第一层面逐渐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使塔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为广东省著名古塔之一。塔内十六层环置阶梯与各层平座相连,设有栏杆,游人登临可一览远近景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新乡镇

    明改赖因乡置,属马湖府屏山县。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 卷73屏山县: 新乡镇在 “府北二百里沐川司内。本名赖因乡。《志》云: 镇东去犍为县二百里,西去建昌都司千二百里,南接大凉山五百里

  • 宁阳侯国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阳侯,即此。东汉改为宁阳县。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鲁共王子恬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南。东汉国除,改为宁

  • 崤店镇

    清置,属渑池县。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崤店。

  • 半日村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寰宇记》卷29华州渭南县:“半日村,此村山高蔽亏,阳影常照其一半。”故名。唐郎士元为渭南尉,构半日村别业。钱起有《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士元又有《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诗。

  • 哈喇乌苏河

    即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哈拉乌苏必拉。哈喇乌苏系蒙古语,“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河。藏语称那曲,汉语意为黑河或黑水。源于今安多县喀隆湖东北,流经安多、那曲县入比如县,为怒

  • 阳周县

    ①秦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石湾乡曹家坬一带。《史记·蒙恬传》:“胡亥囚恬于阳周。”即此。东汉废。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属赵兴郡。治所在今甘肃正宁县西南罗川乡(旧正宁)。西魏为显州治

  • 柏茂山

    亦名柏庙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玉女山” 条下: “州东北八十里又有柏茂山。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

  • 龙头坳镇

    即今江西靖安县西约七十五里龙头垇。清时设外委把总驻防。

  • 张丰街

    即章凤街。今云南陇川县西南章凤镇。

  • 鸣蝉堡

    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将没奕于遣使结好,……请讨鲜卑大兜国,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阳攻陷之”。即此。确址不详。疑在今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