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镇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三重市。原为三重埔,为高山族平埔人渔猎区。1945年设三重镇。1962年升为县辖市。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三重市。原为三重埔,为高山族平埔人渔猎区。1945年设三重镇。1962年升为县辖市。
在今山西天镇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晚霞山 “山势高耸,日落返照成霞,因名。又形似莲花,一名莲花山”。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古城。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阳侯,即此。东汉改为宁阳县。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鲁共王子恬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南。东汉国除,改为宁
十六国后赵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县城西。《水经·浊漳水注》: “漳水又对赵氏临漳宫,宫在桑梓苑。”
即今陕西蓝田县西北泄湖镇。清 《蓝田县志》 卷1有泄湖镇。
①桥山黄帝陵。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汉书·地理志》 上郡阳周县: “桥山在南,有黄帝冢。” 《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 (前110),“祠黄帝于桥山”
又作两鹰墟。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六十里两英镇。清光绪《潮阳县志》卷4:乌鸦墟在“县西六十里黄陇都,俗称两鹰墟”。
即今四川高县。《明史·地理志》 高州:“旧治怀远砦,正德十三年迁治中坝。”(1)集镇名。在陕西省城固县西北部。属小河镇。人口200。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于砖溪河中游平坝,故名。主产稻、小麦、油菜
春秋晋旧都曲沃别称。故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左传》:僖公十年(前650),“秋,狐突适下国。”唐孔颖达疏:“晋昭侯尝以此邑封桓叔,桓叔国之三世,武公始并晋国,迁居而就之此。曲沃,晋之旧国,故谓之为下
①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9罗城县:西江水“出县西银村,南流入于庆远之龙江”。②在今甘肃礼县西。《方舆纪要》卷59礼县:西江水“在县西二十里”。
北魏置,属凉州。治所在新阳县,当在今甘肃武威地区。隋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