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江

下江

①古称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 《后汉书·刘玄传》:王莽地皇三年(22),绿林义军“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下江兵”。

②长江上游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各省人民泛称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为下江。

③江苏旧时的别称。因江苏地处安徽的长江下游,故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

④水名。即太湖尾闾之一娄江。《史记·夏本纪》 张守节《正义》释“三江”云:“一江东北下三百余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娄江。”即今苏州娄门外之娄江及其下游浏河。


(1)古地区名。汉时指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西汉末绿林军一支西入南郡,称“下江兵”。(2)今云南、贵州、四川等长江上游之人泛称长江下游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为下江。(3)江苏省的别称。旧以江苏居安徽之长江下游,故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4)古水名。太湖尾闾之一娄江(今浏河)的别称。(5)村名。在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北部。曲松县和曲松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下江,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北府邸”。曾译夏江、厦江、虾江。曾为夏江谿。海拔 3950 米。产青稞、小麦、油菜籽等。畜产有藏系绵羊、山羊、牦牛等。经泽八公路转拉泽公路,可抵达拉萨。


猜你喜欢

  • 斡耳汗河

    即斡儿寒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冯承钓 《西域地名》: 欧阳玄 《高昌偰氏家传》 作斡耳汗河。

  • 泾河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3宝应县: 泾河在 “县北四十里。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经县东四十里,又东入射阳湖”。渭河最大支流。跨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释名·释水》:“水直波曰泾。泾,径也

  • 八百里

    在今浙江临安县东。《新五代史·钱镠传》: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进逼临安,钱镠“乃引兵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曰:

  • 同安海口

    在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鸿基沿海一带。《安南弃守本末》:永乐五年(1407)于“同安县之同安海口”设巡司。

  • 达木永隆山

    即今西藏东部之怒山。《清一统志·西藏》:达木永隆山“在匝坐里冈城东南六十里”。

  • 石咀关

    在今陕西陇县西八十里, 为越陇山西行的要道。《方舆纪要》卷55陇州: 石咀关“成化中,马文升言陇州至秦州清水县二百五十里,别无驿站可宿次。石咀关地多盗,请移西安府兴平县西四十里之长宁驿及咸义巡司于此,

  • 兴圣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显武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开元二年(714)废入昌明县,寻复置。二十七年(739)又废。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显武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南。属绵州。开

  • 贺猎城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南岸奥图克附近。《新唐书· 地理志》引贾耽《四夷路程》: “冻城又一百一十里至贺猎城。”

  • 泥姑砦

    北宋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东南东西泥沽村一带。政和三年 (1113) 改名河平砦。

  • 杨家寨

    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十五里杨家寨村。《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杨家寨“明初调镇西卫官兵戍守,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