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嘉梁州
唐置,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附近。后废。
唐置,治今四川省小金县附近。后废。
唐置,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附近。后废。
唐置,治今四川省小金县附近。后废。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延吉县(今吉林延吉市)。辖境相当今吉林延吉、龙井、和龙、安图、图们、珲春、汪清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唐龙朔中筑,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为都江堰组成部分。《新唐书·地理志》 导江县:“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方舆纪要》卷67灌县:百丈堰“在湔堰之东。亦李冰所造。《志》云:百丈
在今广东韶关市内。明弘治十年(1497)为纪念宋代名医余靖而建,其名取自蔡君谟诗“必有谋猷裨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1933年重建。楼上挂“风采楼”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手笔。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建,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胡同。本怡亲王故邸,舍为寺,世宗宪皇帝赐名贤良寺。乾隆二十年 (1755) 移至冰盏胡同。
即阳八井。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清《西藏图考》卷6:由拉撒(今拉萨)“向北行出杨八景口至新桥,即平川,西通后藏”。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寰宇记》卷112武昌县:吴造岘,“《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四十余里。《水经·淮水注》: “ (椒) 水上承淮水,东北流径蛇城南。” 即此。
①一名冠山。又名羊角山。在今江西余干县城东门外。《寰宇记》卷107饶州余干县:余干山,“《旧经》:其山曲转相向,状如羊角,旧名羊角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余干山”。《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羊角山“唐改名余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丰镇厅二道河巡司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兴和县。1912年改兴和县。
即今辽宁本溪市西北梨树沟。盛产煤。清光绪末始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