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右翼左旗
又称西路中右翼左旗。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又称西路中右翼左旗。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1935年5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甘泉县析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红色甘泉”之义。1937年2月与宜川县合并,设立红宜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由陕西省甘泉县析置。取“红色甘泉”之
又名灵溪水、思勤江。即今广西钟山县西思勤江。《元和志》 卷37富川县: “灵溪水今名富江,去县西二里。” 《寰宇记》 卷161富川县: “富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州思勤县。其水灌注田畴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全山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峰峦周匝,拱抱如环”。
即保塞砦。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为保塞砦。
南朝宋泰始三年(467)改浈阳县置,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东翁水北。南齐复改浈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又改为贞阳县,属广州。十六年(596)废入曲江县。唐初复置,移治今英德市。贞观元年(627
一作吴公湖。即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舆地纪胜》卷43高邮军:吴公湖“在兴化县。《旧经》云,昔有吴尚隐居湖侧”。《清一统志·扬州府一》:吴翁湖“在兴化县北二十三里。西接海陵溪,东流为海沟河,至白驹场入
又名鞠水、菊潭。即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源出河南西峡县东铁佛寺北,南流至内乡县赵店东入湍河。《续汉书 · 郡国志》 南阳郡郦侯国注引 《荆州记》 曰: “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
即鸳鸯泊。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明罗洪先 《广舆图》 (据元朱思本 《舆地图》 增补) “朔漠图” 幅标昂古里脑儿于兴和 (今河北张北县)
亦作娑夷水。今巴基斯坦控制之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西北,为印度河支流。《旧唐书·高仙芝传》: 天宝年间,讨小勃律,越坦驹岭,至 “娑夷水,即古之弱水也”。《方舆纪要》 卷65: 娑奚水 “即弱水,在小勃律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淄川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黄河以南,鲁山以北地。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改为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