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路
金贞元元年(1153)改燕京路置,治大兴府(治今北京城西南隅)。贞元二年(1154)以后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大城、文安、雄县、高阳、清苑、满城等县以北,长城和北京市内长城以南,河北抚宁、昌黎等县以西和紫荆关以东地区。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改为燕京路。
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路置。治大兴府(今北京城区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和河北大城、文安、高阳、清苑、满城等县以北,内长城以南,抚宁、昌黎二县以西和紫荆关以东地区。公元1215年地入蒙古,改名燕京路。
金贞元元年(1153)改燕京路置,治大兴府(治今北京城西南隅)。贞元二年(1154)以后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大城、文安、雄县、高阳、清苑、满城等县以北,长城和北京市内长城以南,河北抚宁、昌黎等县以西和紫荆关以东地区。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改为燕京路。
金贞元元年(1153年)改燕京路置。治大兴府(今北京城区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和河北大城、文安、高阳、清苑、满城等县以北,内长城以南,抚宁、昌黎二县以西和紫荆关以东地区。公元1215年地入蒙古,改名燕京路。
南齐置,属齐兴郡。治所在今湖北郧县境。梁废。
即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江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琼山县图:东南有三江市。
简称春江。在浙江中部。钱塘江干流之一段。上起桐庐县桐庐镇,接桐江,下迄萧山市闻家堰,连钱塘江。《清一统志· 杭州府一》: 富春江“自桐庐经富春入钱塘江”,故名。唐罗隐有 《秋日富春江行》,宋陆游有 《
在今河南罗山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汝宁府一》: 掘山 “一名窟笼山。竹竿河、月儿湾河皆出于此”。
北宋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六十里。
南齐置,为马门郡治。治所当在今广西博白县境。后废。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那雾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
又名临沧观。三国吴置,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古新亭南。南朝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后又改名劳劳亭。为六朝时建康城外送别之所。宋《景定建康志》卷22:“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考证:吴置,亭在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丙村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4:丙村堡在“城东四十里。岭岫环绕,最为险要。有丙村墟”。
金置,属无棣县。在今山东庆云县西北。(1)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庆云县西北。《金史·地理志》:沧州无棣县有分水镇,即此。(2)今镇名。(1)在浙江省桐庐县西北部、分水江上游。面积134.4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