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洮县

临洮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史记· 蒙恬传》: 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西汉为南部都尉治。晋惠帝分属狄道郡。北魏废。西魏大统中于故治置溢乐县。隋大业初复改临洮县,义宁二年(618) 又改名溢乐县。

②北魏置,属顺阳郡。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西魏废。

③1928年改狄道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乾隆 《甘肃通志》 卷3: “因洮水经流城下,故名。”


(1)古县名。秦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以临洮水得名。汉为陇西郡南部都尉治。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改为溢乐县。隋大业初复旧名。属临洮郡。义宁二年(618年)又改为溢乐县。《史记·蒙恬传》: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即此。(2)今县名。在甘肃省中部、洮河下游。属定西市。面积 2851 平方千米。人口52.8万。辖14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洮阳镇。秦置狄道,为陇西郡治。西晋为狄道郡治。十六国前凉改狄道郡为武始郡。北魏属武始郡。隋属金城郡。唐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土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复置狄道县。金置临洮府。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狄道县为州。1913年降州为县,并于县境北部置沙县,次年改称洮沙县,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28年改狄道县为临洮县,以县西临洮河得名。1949年属临夏专区。1950年撤洮沙县入临洮县,属定西专区。1961年属临洮专区,1963年属定西专区,1969年属定西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部。洮河由南向北流经县境西部。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为主。工业有建筑、建材、冶金、食品、纺织等,仿古地毯和卫生香较有名。212、213国道,定临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西受降城

    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一说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开元初为黄河冲毁,十年(722)总管张说移于旧城东别建新城。乾

  • 朱梧戍

    在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本汉朱吾县。后为林邑国所占。《宋书·林邑国传》:元嘉间,交州刺史檀和之讨林邑,“军至朱梧戍”。即此。

  • 十房洞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0安化县“辰山”条下:“又十房洞,在县(治今梅城镇)北二十里。洞门广丈余,中若堂室,左右列十房。又有石田、石池之属。”

  • 平乐府

    元大德中改昭州置,治所在平乐县(今广西平乐县)。明属广西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荔浦、蒙山、昭平、钟山、贺县及恭城、雷川、金秀三个瑶族自治县地。清属广西省。1913年废。元大德五年(1301年)

  • 扬同

    西藏古地名。即羊同的异名。在今西藏西部及毗邻地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扬同国、娑播慈国。”

  • 兴宁铁路

    从图佳线上的新兴车站(今吉林汪清县南新兴乡)经城子沟(今黑龙江东宁县西南)至东宁。全长216.1公里。 日伪于1937—1940年修筑。1945年被苏联拆除。

  • 黄石固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晋书·赫连勃勃传》: 东晋义熙五年 (409),“勃勃又攻 (姚) 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即此。北魏置黄石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东南红河附近。十六国时,赫连勃勃攻姚兴将金洛

  • 淤黄河

    明至清中叶黄河故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 东京留守杜充藉口抗金,在李固渡 (今河南滑县西南) 以西,扒堤决河东流,至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夺泗入淮。此后,河道不断南移,自开封、商丘、徐州由泗入淮,明

  • 兴山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建平郡。治所在高阳城(今湖北兴山县北丰邑坪)。《舆地纪胜》卷74兴山县:“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归州。贞观十

  • 罗川水

    一名亚谷河。即今甘肃正宁县四郎河。源出子午岭,西南流至陕西彬县入泾河。《元和志》 卷3真宁县: 隋置罗川县,“因县南罗 (川) 水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