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山
又名红螺谷。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二十五里。清初为乌兰察布盟会盟地。“乌兰察布”,蒙古意为“红色的谷口”。
又名红螺谷。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二十五里。清初为乌兰察布盟会盟地。“乌兰察布”,蒙古意为“红色的谷口”。
1912年置,属江宁县。即今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外上新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宁县记:“上新河镇在城西十六里。”
北宋置,属渠江县。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九十里白市镇。(1)在安徽省萧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2.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城,人口6.6万。1949年设龙城镇,1958年成立虚实公社,
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二十四里高丽营镇。清置经制外委驻守。
又作乌雨勒赫齐、乌雨尔霍齐。清雍正五年 (1727) 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七卡屯村。
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北桦皮厂镇。《清史稿·地理志》: 吉林府吉长铁路有桦皮厂站。《吉林乡土志》: “前清初年,满人重骑射,习弓箭,曾于此地辟设箭场,招致工人,制造弓箭及马鞍等。而所需材料,多为桦皮,故号曰
1913年废姚州改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中部、金沙江上游,蜻蛉河从县境中部流过。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1803平方千米。人口20.3万。辖3镇、9乡。县
在今江苏丰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丰县:白驹山“地形高阜,相传汉高大会父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因名”。《清一统志·徐州府一》:白驹山“明成化间,犹高三丈余,嘉靖末,屡经黄水沙壅,其迹渐平”
南朝梁置,属东宁州。治所在黄水县 (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黄水县(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属东宁州。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
即岍山。亦名岳山、吴岳山、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右扶风汧县:“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续汉书·郡国志》 汧县:“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
又称信宫。即檀台。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北。《寰宇记》 卷59邢州龙冈县引北齐李公绪《赵记》 云: “赵孝成王造檀台,有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