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竹岭寨
即今浙江东阳市东北怀鲁乡乌竹岭头。《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竹岭寨“在乌竹岭上。嘉靖三十七年置。其北接鹭鹚岭,达诸暨县界之乌岩;其南接嵩岭诸山,实为要隘”。
即今浙江东阳市东北怀鲁乡乌竹岭头。《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竹岭寨“在乌竹岭上。嘉靖三十七年置。其北接鹭鹚岭,达诸暨县界之乌岩;其南接嵩岭诸山,实为要隘”。
即今广东南海市北官窑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16: 南海县有 “官窑墟”。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九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庐江县有上簿山。《清一统志·庐州府》:桐山“又名上箔山,即《隋志》庐江县上簿山也”。
即今西藏桑日县东北沃卡。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中有沃卡。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沃卡宗。1960年并入桑日县。“沃卡”, 藏语意为“沃德贡杰”神喜欢之地。
①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以昆明夷内附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②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1)唐贞观时以党项野利氏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
亦作沿边溪洞宣慰使司。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 置,属四川行省。后隶湖广行省。治所在播州军民安抚司 (今贵州遵义市)。辖境相当今大半个贵州省。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遵义市。后废。
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隋书·地理志》上党郡潞城县: “有黄阜山。” 《元和志》 卷15潞城县: “黄阜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刘聪将綦毋刿败晋将崔恕于黄阜。”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羁縻荣懿州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重庆市万盛区西南青羊镇。《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军: 荣懿市 “本唐溱州。故荣懿市夷贼李光吉据为巢穴,至绍兴七年移土门镇巡检于此兼寨事,
又称迦坚茶寒殿。蒙古太宗九年(1237)建,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西侧查干湖西南古城。《元史·太宗纪》:九年春,猎于揭揭察哈之泽。“夏四月,筑扫邻城,作迦坚茶寒殿”。同书《地理志》:太宗九年,
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畲禾岭 “在州西百五十里。岭高广,瑶人以为畲田,种禾其上。成化二年,‘贼’ 梁定屯此,寻降”。
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四十二里龙王辿村。清同治六年(1867),张宗禹率西捻军自陕西宜川壶口渡黄河,攻占龙王辿。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清同治六年(1867年)张宗禹率西捻军自陕西宜川壶口渡黄河,攻占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