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州

乐州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平乐县(今广西平乐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县及恭城瑶族自治县地。贞观八年(634)改为昭州。

②北宋宣和元年(1119)改湟州置,治所在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平安、化隆回族自治县以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北及甘肃永靖县黄河以东地。后属西夏。元废。


(1)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平乐县(今广西平乐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恭城等县一带。贞观八年(634年)改名昭州。(2)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湟州置,治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县南湟水南岸)。属熙河路。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县一带。后属西夏。元废。


猜你喜欢

  • 浪石镇

    北宋置,属临桂县。即今广西阳朔县北漓江东岸浪石。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北朗石。北宋属临桂县。

  • 丁溪闸

    在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角。《方舆纪要》卷23兴化县:丁溪闸“在县东一百三里。即丁溪盐场也。又东北七里为少海、草堰二场,又东北百二十里曰白驹场,又北曰刘庄场,接盐城县界。天启二年,兴化知县边之靖修拦潮五闸。

  • 罗家庄

    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北罗村镇。胶济铁路支线通此。

  • 沙营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沙营乡。清废。

  • ①即邘。商、周封国。金文作噩。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史记· 殷本纪》: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裴骃 《集解》 引徐广曰: “一作邘,音于。野王县有邘城。” 周武王灭殷,封子邘叔于此。②西周

  • 补州

    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东安江

    即今广东封开县北东安河。《舆地纪胜》卷94封州:东安水“在州北。源出贺州”。《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东安江“源出苍梧县界,俗名小江,流合贺江,入于西江”。

  • 蒲首山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蒲圻县: 蒲首山 “在县西三十里。《志》 曰,蒲圻之首山也”。

  • 亭林镇

    亦曰顾亭林。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三十里亭林镇。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曾在此隐居,呼野王读书堆。南宋乾道九年 (1173) 修濒海诸堰,因置监堰官于此。又置金山巡司,明废。其北有湖,湖南有林,因呼

  • 洗药池

    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罗浮山上。东晋葛洪有《洗药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