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滩村
在今四川古蔺县东一百四十四里二郎滩镇东北。以赤水河中二郎滩为名。历为川黔通衢,赤水河川盐中转站。1935年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此为二、四次渡口,进行激烈的二郎滩背水战。今有红军开仓分盐遗址及二郎滩背水战指挥所遗址。所产“郎酒”为全国名酒之一。
在今四川古蔺县东一百四十四里二郎滩镇东北。以赤水河中二郎滩为名。历为川黔通衢,赤水河川盐中转站。1935年春,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此为二、四次渡口,进行激烈的二郎滩背水战。今有红军开仓分盐遗址及二郎滩背水战指挥所遗址。所产“郎酒”为全国名酒之一。
在今广东普宁市东北洪阳镇东。《方舆纪要》卷103普宁县: 洘溪 “在县 (治今洪阳镇) 东”。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一作白塔堡。明置,属沈阳中卫。即今辽宁沈阳市南二十里白塔镇。村有白塔,故名。《清太祖实录》:天命六年(1632)三月,明“奉集堡总兵李秉诚、武靖营总兵朱万良、姜弼领骑兵三万来援沈阳,营于白塔铺”。后金
一作朝那湫。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史记·封禅书》: “湫渊祠朝那。” 《汉书·地理志》:朝那县有湫渊祠。《水经· 河水注》: “东水发源(高平) 县西南二十六里秋渊,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
在今云南威信县东,南广河源。《汉书·地理志》南广县:“汾关山,符黑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
在今贵州遵义市东。《方舆纪要》 卷70遵义府遵义县: “青蛇囤在府东。(明) 万历中,湖广帅陈璘自湄潭进攻播州,破青蛇囤,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播州兵聚青蛇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左传》: 僖公十六年 (前644),“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杜预注: “狐厨、受铎、昆都,晋三邑。平阳临汾县西北有狐谷亭。” 《水经· 汾水注》: 平水 “东
唐贞观四年(630)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八年(634)改为盖州。
春秋时小国。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舒城县至庐江县东古龙舒城之间。《左传》: 文公十四年(前613),“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
战国楚邑。在今四川巫山县。《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北。《战国策·楚策四》:“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