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祠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他拥立郕王即位并率京师军民击退瓦剌军进攻,保卫了北京城。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以“谋逆罪”被杀。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追认复官,并将其故宅改为“节忠祠”。神宗万历间谥“忠肃”。该祠毁于清初,光绪年间重修时将正院正房辟为享堂,内供于谦塑像。1900年义和团进京第一个神坛即设于此。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他拥立郕王即位并率京师军民击退瓦剌军进攻,保卫了北京城。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以“谋逆罪”被杀。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特诏追认复官,并将其故宅改为“节忠祠”。神宗万历间谥“忠肃”。该祠毁于清初,光绪年间重修时将正院正房辟为享堂,内供于谦塑像。1900年义和团进京第一个神坛即设于此。
南朝梁天监中置,属江州。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双流县东南部地。北周废郡,于此置籍县。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海中。相传即田横率众入海岛处,故名。《史记·田儋列传》:西汉初,田横“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 居岛中”。又《北史·杨愔传》:“愔潜之光州, 因东入田横岛。”即此。《寰宇记》卷20即墨
亦作林甸。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四十九里临江乡(灵甸镇)。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卷9有灵甸镇。
清康熙年间建,在今北京中南海西岸。为清圣祖、世宗、高宗等皇帝劝课农桑、演耕藉田之地。《日下旧闻考》卷23:“园内殿宇制度惟朴,不尚华丽, 园后种桑数十株。”乾隆时曾多次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及外蕃诸
春秋虞邑,在今山西平陆县西五十里上洪池、南洪池附近。《左传》:桓公十年(前702),“虞公出奔共池”。即此。古邑名。春秋虞国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左传》鲁桓公十年(前702年):“虞公出奔共池。”
元驿站。在今蒙古国南中戈壁省乌兰托沙兰加太。《经世大典·站赤》:“和林之南沙兰秃等六处马站,连年经值风雪,刍草不生。”为丰州(今呼和浩特东)通往和林的重要驿站。
三国吴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西晋改为邵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属长沙国。元始五年(5年)封长沙孝王子赏为昭阳侯,改属零陵郡。三国吴改为县,孙皓宝鼎元年(
①在今河北丰润县东北四十五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头山“其山数峰驰骤,最南一峰昂若马首”。②在今河北万全县西。《方舆纪要》卷18万全右卫:马头山,“《志》云:在洗马林堡西北四里, 山下流泉,盛暑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三十四里谭坊镇肖家庄西侧。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1965年秋发掘,上面叠压商文化层。出土文物有商陶簋、鬲、骨铲、铜钺,龙山文化觯、鼎、豆、盆、石铲、石斧等完整器物及陶片。
北宋熙宁间于唐临江亭故址建。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寰宇记》卷89润州丹徒县:多景楼“在甘露寺内”。今楼为清康熙时重建。唐名临江亭,宋于唐故址上重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曾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