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右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改秋苇平新砦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东贾埫乡东。金废。
又作傅昜川、博阳川、敷浅水。源出今江西德安县西北,东南流过县南,注入鄱阳湖。《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 师古曰: “傅读曰敷。昜,古阳字。”
亦称胶河。即今山东东部胶莱河。源出山东胶南市西铁橛山,北流经高密、平度,至昌邑县东北入海。《梁书·武帝纪中》: “辅国将军刘思效破魏青州刺史元系于胶水。”即此。古水名。即今山东省境内胶河。源出今招远市
即今浙江嘉善县治西北十二里千窑镇。《方舆纪要》卷91嘉善县“陶庄镇”条:千家窑镇“在县西北十二里。民皆业陶”。
西汉置,为侯国,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三十五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属河南郡。东汉初废。
即。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厘城。《公羊传》作“祁黎”。即“郲”。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明史·童元镇传》:万历二十三年(1595)元镇率兵镇压瑶民起义,“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即此。古山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南。明万
①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十里。地势高峻,风力猛烈,雁飞遇风辄坠地。为北方一重险。《辽史·兴宗纪》: 重熙六年 (1037),“夏四月,猎野狐岭”。《元史· 太祖纪》: 太祖六年 (1211),“帝自将南伐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引《舆程记》:“由县东北三十里至金城镇,又四十里为对江口,又三十里为白头关,由陆路趣海州之道也。”
①北魏筑,在今河南嵩县南,汝水东南岸。《水经·汝水注》:汝水“东北流径太和城西,又东流径其城北”。《方舆纪要》卷51伊阳县:太和城“在县西南,后魏时筑。其后西魏得其地,置兵为防御之所”。②唐代“河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