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名山

五名山

即今湖北红安县东南五云山。《清一统志·黄州府一》:五名山“在黄安县东南二十里。其阴列山如屏,其阳凹嵌如屋,迤而西,有峰如盖,群山合沓,状如窝然。俗因名天窝。林泉木石最为幽胜,中有腴田十余亩,窝内隆冬不寒,盛夏不暑。明嘉靖中,知府周思九改曰五云山”。


在天津市蓟县西北部。因由庙岭、礓石岭、南天门西岭、南天门东岭、凤凰尾巴岭五岭组成得名;一说为五代晋窦燕山于此教五子成名得名。山体由白云岩、灰岩等构成。主峰海拔241米。山上昔有玉皇庙三霄(清霄、碧霄、云霄)及娘娘庙,今存遗址。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陈阳镇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六十五里杨滩乡。明置陈阳巡司。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裁。

  • 比思县

    亦作北思县。唐贞观七年(633)置,后属羁縻笮州。治所在今四川红原、马尔康县境。后废。

  • 打宝坡

    在今贵州岑巩县南。明嘉靖《贵州通志》卷16思州府:打宝坡“石可凿用”。

  • 鼎水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明史· 地理志》 武陵县: “东北有渐水,即鼎水也。”即“渐水”。

  • 勐 (猛) 混

    即勐昏。今云南勐海县南三十里勐混乡。明、清为版纳勐混驻地。傣语 “勐” 为平坝,“混” 为倒流,意即河水倒流的坝子。

  • 九洲江

    古名南廉水。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九洲江在“县东北二十里。其上流即广西陆川县之龙化江也,南流入县境,至县南,有双水流合焉。又南注于海。其江至冬水浅沙露,分为九洲,因名”。

  • 陈疃

    即沈疃集。今山东日照市西北五十里陈疃镇。

  • 碛口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或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四年 (630),李靖追击突厥颉利可汗于阴山,“颉利帅万余人欲度碛,李世勣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度,其大酋长皆帅众降,世勣虏五万余口而

  • 天地坝

    亦名田地坝。即今四川金阳县。旧属昭觉县灯厂区。1952年于此置金阳县。

  • 西畴

    在今四川富顺县西南七里。《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西畴“由城之南绝江而上,西行凡六七里,广六十亩,万松森列,嘉树离立,为李氏田畴。晁公遡记云:有亭、台、斋、馆、泉、石、花、木,盘据一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