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尺道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扼,故道才广五尺。如淳云,道广五尺。”五尺道即因道宽五尺而得名。从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行,经高县、筠连,云南盐津、昭通、宣威,南抵曲靖。由此东通当时的夜郎,往西可达滇、昆明。此道为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通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路的前身。


古道路名。北起今四川省宜宾市,南抵今云南省曲靖市。秦灭六国后为加强中原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开筑的一条从今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通道。因道宽五尺得名。当即汉唐蒙所开凿的西南夷道和隋、唐石门道的前身。


猜你喜欢

  • 木阁箐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贵阳府:木阁箐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荟翳,中有道通黔西。上有潭,杳深不测”。

  • 松坎关

    在今贵州石阡县南。《清一统志 ·石阡府》: 松坎关 “在府城南”。

  • 白沙角

    在今广东汕尾市东遮浪镇东北。为突出海中之一角。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丰县图有白沙角。

  • 顾会浦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老通波塘。《清一统志 · 松江府一》 “顾会浦” 条引 《水利志》 云:“宋乾道二年转运副使姜诜开通波大港,即顾会浦。”《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顾会浦 “其上源为通波塘

  • 博罗和硕河

    即今新疆乌恰县东北之苏约克 (恰克马河)。《清一统志 · 喀什噶尔 》: 博罗和硕河“在喀什噶尔东北,玉斯屯阿喇图什西南二十里。源出西北山中,东南流过阿喇图什而止,不通大河”。

  • 乐嘉城

    在今河南商水县东。《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毋丘俭作乱,艾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晋书·景帝纪》:“帝屯汝阳,遣兖州刺史邓艾督太山诸军进屯乐嘉,示弱以诱之。钦进军攻艾,

  • 夹浦山

    在今云南澄江县北。《清一统志·澂江府》:夹浦山“在河阳县北,弥勒石溪及冷塘二水合流其下,故名”。

  • 官会店

    即今河南项城市东南四十八里官会镇。清宣统 《项城县志》 卷1: 县有官会店。

  • 谢沐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二十五里甘棠村。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齐仍属临贺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并入永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江永县西南谢沐乡,属苍梧郡。三国吴以

  • 北舍县

    一作北社县。元置,属永宁州。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碧舍县。古县名。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治今四川省昭觉县。属罗罗斯宣慰司。明初改为碧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