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山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人头山在“县西四十里。山巅突出,宛若人头”。因名。《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元年(930),王弘贽等“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还袭剑门克之”。即此。
在湖北省西南部,咸丰、利川两县市交界处。属武陵山。因山顶巨石屹立,形似人头,故名。主峰海拔 1420 米。由石灰岩、页岩构成。林木茂密。山麓一带漆树林遍布,所产生漆称“毛坝漆”,多经利川市毛坝镇集散。多三七等药材。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人头山在“县西四十里。山巅突出,宛若人头”。因名。《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元年(930),王弘贽等“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还袭剑门克之”。即此。
在湖北省西南部,咸丰、利川两县市交界处。属武陵山。因山顶巨石屹立,形似人头,故名。主峰海拔 1420 米。由石灰岩、页岩构成。林木茂密。山麓一带漆树林遍布,所产生漆称“毛坝漆”,多经利川市毛坝镇集散。多三七等药材。
即今广西东兰县东北隘洞乡。红水河流经其西,故称此段江流为隘洞河。
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十七里夏驾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昆山县东南有 “夏驾桥”。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贵州卫。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次年改为新添卫。
①唐景云元年(710)改武隆县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天宝元年(742)改名永清县。②唐天宝三年(744)析新丰、万年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因县境有会昌山得名。七年(748)改
在今湖北郧县东北。为丹江支流。《清一统志·郧阳府》: 滔河 “在郧县西北一百七十里。自陕西商州商南县流入,东一百四十五里至盘道保,流入河南南阳府淅川县界”。丹江支流。在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凡遇
即今甘肃境内渭水支流漳河。《水经·渭水注》: 漳水 “水出西南溪下,东北至彰县南,……又东北径新兴县北。……又东北注于渭水”。《清一统志·巩昌府一》: 漳水 “在漳县南。本名彰川,又曰鄣水,皆以县名也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柳山镇。明嘉靖 《临朐县志》: 柳山寨 “在县东五十里”。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航龙。明末于此置降隆土里目。
明置大沽河口巡司,属海丰县。在今山东无棣县东北。《清一统志·武定府》:大沽河口巡司“在海丰县(今无棣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明置巡司。本朝(清)移置大山”。
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汉、晋西鄂县治此。《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东汉建安初年,太祖“以为西鄂长”。《水经·淯水注》:“淯水又东南径西鄂县故城东。”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