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州

伊州

①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四年(584)移治汝原县(今河南汝州市)。大业二年(606)改为汝州。三年(607)改为襄城郡(治所汝原县亦改为承休县)。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伊州,贞观元年(627)治所承休县改为梁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汝阳、宝丰、鲁山三县地。八年(634)改为汝州。

②唐初置,治所在马邑县(今云南姚安县东)。后废。

③唐贞观六年(632)改西伊州置,治所在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相当今哈密市境。安史之乱后属吐蕃。大中五年(851)为沙州刺史张义潮收复。北宋时仍称伊州。《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981)王延德出使高昌,“次历伊州,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

④唐渤海置,为东平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一带。辽废。


(1)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伏流县(今河南嵩县东北)。四年(584年)移治承休县(今河南汝州市东),后又移治南汝原县(今汝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汝州、汝阳、宝丰、鲁山、郏县等市县一带。大业初改名汝州,寻改为襄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伊州。贞观八年(634年)复名汝州。(2)唐贞观六年由西伊州改名,治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及伊吾、巴里坤两县地。属陇右道。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占领。大中五年(851年)为沙州人张议潮收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王延德出使西域时其地尚称伊州。(3)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为东平府治。辽废。(4)即“尹州(2)”。


猜你喜欢

  • 马三家子

    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四十里马三家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西北有马三家。京奉铁路经此。

  • 吐费城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土基坝。《水经·漾水注》:“清水又东南注白水。白水又东南,径吐费城南,即西晋寿之东北也。东南流注汉水。”

  • 范阳国

    西晋改范阳郡置,属幽州。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容城以北和北京市房山区以南地区。北魏复改为范阳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范阳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

  • 明坑隘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87龙泉县 “龙庵隘” 条内: “县南百里为明坑隘。”在今江西省遂川县南。清属龙泉县。

  • 养马城

    在今贵州遵义县北。《方舆纪要》 卷70遵义府遵义县: 养马城在 “府北五十里。杨氏据播时所筑城也。万历中,川帅刘綎讨杨应龙,入娄山关,屯白石口,贼党攻围綎,綎击败之,追至养马城”。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北。

  • 谢坊墟

    即今江西瑞金市西南五十二里谢坊镇。清道光 《宁都直隶州志》 卷4: 瑞金县有谢坊墟。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0: 瑞金县西南有谢坊汛。

  • 刁鱼砦

    北宋置,属文安县。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

  • 曹婆山寨

    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安仁县 “月岭寨” 条下: 曹婆山寨 “山势险, 径路深僻。 旧有寨, 今为山寇窟穴”。

  • 托林寺

    在今西藏札达县。“托林”藏语意为“高高飞翔”。11世纪初叶阿里古格王国僧王意希沃为振兴喇嘛教而建,建筑形式仿吐蕃时代古寺桑耶寺。藏族著名译师仁钦桑布曾长住此寺翻译佛经。11世纪中叶,著名古印度僧人阿底

  • 行别营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行别营乡。清乾隆《河间县志》卷1:行别营“至城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