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场
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况场镇。清嘉庆《泸州志》卷2:况家场“距州三十里”。场口有1918年朱德《除暴安良功德碑》,又有朱德旧居陈列馆。
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况场镇。清嘉庆《泸州志》卷2:况家场“距州三十里”。场口有1918年朱德《除暴安良功德碑》,又有朱德旧居陈列馆。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湖村镇。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彭湃县治此。
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正始二年(505)复置永安县,移治仇池壁(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移治今霍州市。建义元年(528)
春秋楚灭陈国置。秦为陈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秦末陈涉称王都此。西汉为淮阳国治。东汉为陈国治。西晋属梁国。北魏省入项县。古县名。本西周陈国。战国楚灭之置县,治今河南省淮阳县。汉以后,历为淮阳国、陈国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三十里文脊山东南侧。《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文脊山“有六洞,梅圣俞与张献民同游,留题刻石焉”。《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文脊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
金改安乡关置,属宁州。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元升为安乡县。《方舆纪要》卷60河州:安乡城“在州东北五十里。吐蕃所置城桥关也”。
在今山东莒南县北。《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椑县: “夜头水南至海。” 《寰宇记》 卷24莒县:“椑,《汉志》 注云,夜头水经椑南至海; 又 《舆地志》 云,向水南至海。夜头、向水盖异名。” 光绪《山东
亦作哈喇克沁口。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毫沁营乡哈拉沁村北。清乾隆十九年 (1754)于附近设哈喇沁卡伦,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自古以来为阴山要隘。
亦名鄂穆曲河。为澜沧江南源。即今青海杂多、囊谦二县境之解曲 《昂曲)。《清史稿·地理志》 西藏: 澜沧江有二源: “一源发于匝坐里冈城西北巴喇克拉丹苏克山,名鄂穆楚河,俱东南流,至匝坐里冈城东北察木多
1913年改岫岩州置,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金王寂 《鸭江行部志》: 磨石山 “予恶其名不佳,欲改之曰竟秀岩”。金之秀岩县当以此而得名。后取岫与秀同音,故改为岫岩。1929年属辽宁
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那比乡。《清一统志·泗城府》:那比隘“在西林县南一百六十里”。有兵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