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路道

北路道

①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静乐、忻州、定襄、五台等县市以北地。1914年改名雁门道。

②1913年置,属奉天省。治所在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辖境相当今吉林白城、洮南、大安、镇赉、通榆、双辽、梨树、公主岭及辽宁昌图、康平、法库,内蒙古古通辽、突泉等市县地。1914年改名洮昌道。

③1913年置,属福建省。治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辖境约当今福建浦城、松溪、政和、建瓯、南平以西,建宁、泰宁、将乐、沙县、三明、永安、尤溪以北地区。1914年改为建安道。


(1)1913年3月置,治代县(今县)。属山西省。辖县和今辖区与1914年6月所置雁门道同。1914年6月改名雁门道。(2)1913年7月置,治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属奉天省。辖辽源、洮南、昌图、康平、开通、靖安、奉化、安广、怀德、醴泉、镇东、法库等县。1914年6月改名洮昌道。(3)1913年2月以旧延建邵道区域置,治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属福建省。辖南平、将乐、沙县、尤溪、顺昌、永安、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政和、松溪、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县。1914年6月改名建安道。


猜你喜欢

  • 利仁州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州府。治所在清廉县(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之清廉)。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后入安南。

  • 良禾岭

    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境,接祁门县界。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良禾岭“在(建德)县东四十五里。径入祁门。下五里有龙池洞,高敞如室。前有三石,池水注悬崖,如瀑布然”。

  • 岐头寨

    在今浙江乐清市南三十里黄华镇岐头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岐头寨“在县西南……海舟经此,必舣舟而后行,谓之转岐”。即今浙江省乐清市南岐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巡检司于此。

  • 旱龙潭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上方山象王峰之南峭壁下。清《日下旧闻考》卷130引阮旻锡《上方山记》:“山坞旱龙潭,龙去潭枯,然纤尘不入。”

  • 思琅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北宋改为思浪州。唐邕州羁縻州,治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五代后地入交趾。

  • 方腊洞

    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北五十四里威平镇洞源村朴树坞,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方腊聚义洞。在浙江省淳安县城西北洞源村。原名帮源洞,后人为纪念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改今名。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秋,方

  • 仁风驿

    宋改西亭驿置,在今浙江绍兴市西门外。明改蓬莱驿。

  • 大瑶山

    亦名瑶山。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一统志·平乐府一》:大瑶山“在修仁县南黄峒山后。丛山叠箐,路险难行。宽袤六七十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六定、三片、六段等瑶”。此山东北—西南走向,延伸至

  • 上卦汛

    清置,属永宁州。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七十里上关镇。清有把总驻防。

  • 南神岭

    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北。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山川: 南神岭 “在县西四十里。原名清潭岭,自荷山分脉,至此耸峙。岭有祠曰南神,因名。乡人迎赛与雷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