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水
即今山东青州市之北阳河。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九回山,东北流径城北,又东北径寿光县西,又北入清水泊,即古浊水。亦谓之绳水。《水经·淄水注》:“吕忱曰:浊水一名溷水。”《清一统志·青州府二》:“古谚所谓‘瘦马不渡绳’,指此。”
即今山东青州市之北阳河。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九回山,东北流径城北,又东北径寿光县西,又北入清水泊,即古浊水。亦谓之绳水。《水经·淄水注》:“吕忱曰:浊水一名溷水。”《清一统志·青州府二》:“古谚所谓‘瘦马不渡绳’,指此。”
又作双龙城。亦名大五井子。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1913年于此置望奎设治局。1917年改为望奎县。(1)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东南部。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双龙西村,人口1450
即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里石门桥镇。清为石门桥社。
明置,属宁远卫。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三十里。明《辽东志》卷3:仙灵寺堡“堡东土岭可屯兵,堡东土烟台可按伏”。
辽置,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金正隆三年(1158)置宁边县为州治。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地。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辽置,治唐隆镇(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下城湾)。辖境约今清
1949年7月由江陵县沙市镇置,治沙市(今湖北荆沙市驻地沙市)。1994年撤销,并入荆沙市。旧市名。1949年由江陵县析置,治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1994年与江陵县合置荆沙市(1996年改名荆州市)
亦作肔䏢州。 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 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南。《元和志》卷12昌宁县:“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山有两岫,望如乳形,因以为名。”《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唐主遣兵三路,“由晋、绛两乳岭出慈、隰,共救晋安寨”。即此。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三里驿“在县城东”。
在今四川康定县北。《旧唐书·吐蕃传》:“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三千进攻逋租、偏松等城。”约在今四川省康定县一带。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雅州经略使路惟明趋吐蕃逋租、偏松等城,即此。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黄团驿在 “府东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