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千秋镇

千秋镇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宋史·宋致虚传》:靖康元年(1126),致虚率军出武关,“至邓州千秋镇,金将娄宿以精骑冲之,不战而溃,死者过半”。

②即今广东惠来县西北葵潭镇东北千秋镇。清雍正《惠来县志》卷3:千秋镇“在县西七十里。其地背山面谷,水绕山盘。宋处置使邹沨尝驻兵其上,因勒铭石上”。千秋镇石铭曰“永镇千秋”。


(1)古镇名。在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陷汴京,范致虚帅师出武关,在此遇金将洛索,被金兵精骑所冲,不战而溃。(2)今镇名。(1)在江苏省射阳县北部、射阳河北岸。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千秋港,人口2500。清乾隆年间,高、关二姓人家迁此尖头港畔,聚落称下尖头港。1919年为华成垦殖公司总部驻地,以“立业千秋”之意,改称千秋港。1956年为滨海县临海区,1958年为射阳县兴盛公社。1983年改乡,2001年与鲍墩乡合置千秋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蚕茧等。有建材、纺织、水泥、服装、食品等厂。黄海公路经此。(2)在河南省义马市西南部。面积58.5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千秋,人口3860。原称先修,因村南山上曾修过石窟佛像,并先于龙门、鸿庆寺而得名。西周称千秋堡,秦建千秋亭。1958年建公社,属渑池县。1970年属义马矿区,1981年属义马市。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豆类。有机械、预制件等厂和煤矿。陇海铁路、310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长广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东五十里。东汉属东莱郡。晋属长广郡。《晋书·王弥传》:惠帝末,“刘柏根起于东莱之㡉县,弥率家僮从之,柏根以为长史。柏根死,聚徒海渚,为苟纯所败,亡入长

  • 铺石河口

    亦作蒲石河口。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小蒲石河口。民国 《宽甸县志》 图:东南鸭禄江北有蒲石河。同书卷19: 蒲石河口产金。

  • 石铭陉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水经·滱水注》:滱水“出(灵丘)县西北高氏山,……其水东南流,山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世谓之石铭陉也”。

  • 申村堡

    在今山西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旧唐书·地理志》 晋州汾西县:“武德初,权于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即此。

  • 杜尔伯特前右旗

    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 莎鼻渡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莎鼻渡 “在县西。《剑州志》: 剑门山东连莎鼻,西接绵州,凡二百三十一里。盖指此也”。

  • 湔江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之蒲阳河。为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所开,为湔堰 (都江堰) 三大干渠之一。《水经·江水注》: “江北则左对繁田, 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

  • 兴圣教寺塔

    即松江方塔。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东方塔公园内。寺建于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北宋熙宁至元祐间(1068—1094)建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后因年久失修

  • 公来山

    在今山东莒县西。《续汉书·郡国志》 琅邪国东莞:“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水经·沂水注》:“沂水又东径盖县故城南……沂水又东浮来之山,《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古山名。又称

  • 法岩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鲁布革镇。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 卷2兴义府: “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