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原县

华原县

隋开皇六年(586)改泥阳县置,为宜州治。治所即今陕西耀县。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初复为宜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雍州,垂拱二年(686)改名永安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原。开元元年(713)属京兆府。天祐三年(906)于县置耀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省入州。


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泥阳县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属京兆郡。唐垂拱二年(686年)改名永安县。神龙二年(706年)复为华原县,属京兆府。元至元初废。


猜你喜欢

  • 吗里城

    在今云南昭通市东五里。《清一统志·昭通府》:吗里城“在恩安县东五里。明万历间建。遗址尚存”。

  • 斯洨水

    古水名。由今河北石家庄市东流,经栾城县北、辛集市南,东流入故漳河。《汉书·地理志》真定国绵曼县: “斯洨水首受太白渠, 东至入河 (按: 指漳河)。” 《水经· 浊漳水注》: 斯洨水“

  • 武山湖

    一作午山湖。在今湖北武穴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广济县: 武山湖,“湖滨有武山,又有樊哙城”。

  • 勾栏山

    古岛屿名。即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古为泉州至爪哇海上交通线所经。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元史·史弼传》 作勾阑山。《元史·爪哇传》 作构栏山。明费信《星槎胜览》作交栏山。

  • 竹子河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方舆纪要》卷35日照县:竹子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县西南五十里之矮岐山,下流亦注于海”。

  • 北雉县

    北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后改属北淯郡。西魏为雉阳郡治。隋初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初属南阳郡,后改属北淯郡。西魏为雉阳郡治。隋初废。

  • 王阁村

    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清同治二年(1863)当地回民在此举行起义。

  • 孔古烈仓

    元岭北行省仓廪。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附近。《元史·选举志》:“和林昔宝赤八剌哈孙、孔古烈仓改立从五品提举司。”明罗洪先《广舆图》于旺吉河(今翁金河)东标有“孔古列仓”,其地有红古勒山,故名。

  • 松滋郡

    东晋成帝时侨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安帝时废为松滋县。

  • 外八庙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是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等寺庙的总称。溥仁寺、溥善寺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各蒙古王公齐集热河行宫,为庆祝